| 银漏滴。 午夜平康巷陌。 双掩兽环人语寂。 余香无处觅。 回首旧游踪迹。 绀碧染衣犹湿。 一饷沈吟谁会得。 月明春店笛。 |
| 多书如邺侯,读书如张巡。 一代信不数,吾身见能亲。 门墙虽云旧,踪迹乃若新。 政以沅湘远,无由书疏频。 |
| 我来点检春踪迹,山北山南绿暗丛。 留与骚人做秋本,花根一点著泥红。 |
| 少年联辔入京华,阔步超群便起家。 亲览声名高汉殿,夏时踪迹仅长沙。 藏刀所在留馀刃,怀璧终身不见瑕。 老眼看公春梦散,不胜哀涕落天涯。 |
| 五年踪迹似浮萍,岂料全家入画屏。 春去水田方漫漫,晓来山雾却冥冥。 可怜北客鬓毛白,尚啼主人眸子青。 准拟丰年多酿酒,正宜长醉不宜醒。 |
| 独坐日将夕,凄凄风雨秋。 寒灯照孤屋,欹榻拥疏裘。 身世槐安国,功名蜃化楼。 归欤老居士,踪迹继浮休。 |
| 归访荆溪旧钓蓑,看长空雁影沉破。 临风一扫无踪迹,净地岂容人放屙。 |
| 常忆清泠子,深云种早禾。 万缘虽不涉,一句子如何。 踪迹诸峰匝,衣裳老虱多。 江头无事也,终必到烟萝。 |
| 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馀。 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猿拨孤云破,钟撞众木疏。 社坛踪迹在,重结复何如。 |
| 穷通归造化,踪迹易参商。 自画新居样,谁传旧槀香。 寒沙埋虎坂,晚烧起龙冈。 相望风尘阔,愁怀不可量。 |
| 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 水中明月无踪迹,风里浮云可计程。 庭际孤松随鹤立,窗间清磬学蝉鸣。 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 |
| 拂拂春风入马蹄。 驻绿杨堤。 绿杨堤上乳莺啼。 声声怨、怨春归。 而今一似花流水,踪迹任东西。 利成名遂在何时。 早赢得、两分飞。 |
| 碧天如水暮云收,又见江南一片秋。 乱后年华多荏苒,客中踪迹故淹留。 露溥金井桐阴薄,月上瑶阶竹影修。 遥想辕门凉气早,壶浆来往百无忧。 |
| 孤城淮北晚钟残,落日桥边送客鞍。 物外楼台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 窗风细细侵衣冷,檐雨萧萧到夜阑。 佳境欲留嗟不可,尘埃踪迹但悲叹。 |
| 频年作客若为情,两度题诗送我行。 暮雨魂消江雁影,西风肠断峡猿声。 穷秋野柝云边驿,午夜清砧水畔城。 从此相过踪迹少,积芳亭上月空明。 |
| 顽处非常放软顽,偏能陆地要撑船。 蓦然撑向龙门去,踪迹不知往那边。 几多望断空惆怅,亦复嗟叹泪潸然,巡得鸾胶续断弦。 |
| 云水僧来说我师,换鹅书札转高奇。 挥毫传下千年字,贞石曾留几处碑。 混俗市廛人莫测,和光踪迹鹤应知。 莲花结社须容我,不似陶潜爱湿卮。 |
|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 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 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 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
| 吴船窄。 吴江岸下长安客。 长安客。 惊尘心绪,转蓬踪迹。 征鸿也是关河隔。 孤飞万里谁相识。 谁相识。 三更月落,斗横西北。 |
| 又得秋风入芰荷,尚无黄耳到如何。 慈亲想自精神健,娇女应添智慧多。 踪迹自嗟成漫浪,利名底苦欲奔波。 几时了却胸中事,只傍南溪理钓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