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床已自檠,野宿更何营。 大海谁同过,空山虎共行。 身心相外尽,鬓发定中生。 紫阁人来礼,无名便是名。 |
| 为伊家,终日闷。 受尽恓惶谁问。 不知不觉上心头,悄一霎身心,顿也没处顿。 恼愁肠,成寸寸。 已恁莫把人萦损。 奈每每人前道著伊,空把相思泪眼和衣搵。 |
| 静而不纷,野而不文。 丘壑身心麋鹿共,江湖风月白鸥分。 |
| 自涉希寿来,疑道无多岁月。 昨夜风吹好梦,报前途康吉。 石桥坚壮跨黄河,不用资舟楫。 管取身心安泰,阅椿龄千百。 |
| 空腹一盏粥,饥食有馀味。 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睡。 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从旦直至昏,身心一无事。 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 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 君看裴相国,金紫光照地。 心苦头尽白,才年四十四。 乃知高盖车,乘者多忧畏。 |
| 身心既已闲,吟风兴亦偶。 山东打茶声,睡思忽抖擞。 |
| 秋生木老,水退沙隆。 眉骨阴晴轻重,鼻筒子丑疏通。 身心霁月,踪迹流蓬。 默坐胡床兮不欲说黑道白,闲倚柱杖兮谁能画西指东。 |
| 身心廓如,手段卷舒。 似华作蜜,如井觑驴。 外不痕兮空印普应,中无象兮道环常虚。 亡机孤坐兮自不为碍,把臂同行兮谁敢相疏。 |
| 东家西舍随缘住。 是个忒老实愚父。 赏花时暖薄寒轻,彻夜无风无雨。 占长红小白园亭,烂醉不教人去。 笑长安利锁名缰,定没个身心稳处。 |
| 蒲团一味与僧分,不是银鱼亦可焚。 但以身心同外物,莫将柴栅缚浮云。 心因有住翻成碍,事若无机即不纷。 此语烦师为转语,是无上语是声闻。 ¤ |
| 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 火坑与刀山,猛兽诸毒药。 众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何用呼菩萨,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众生以二故,一身受众苦。 若能真不二,则是观世音。 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 |
| 桂毂谁将玉斧修,风帘收卷许相留。 虚明窗户不知夜,清白身心长濯秋。 鹤梦巢寒松挂壁,鱼惊波动水浮钩。 胡床瘦坐摇香篆,净照壶中一默游。 |
| 钵饭糁桃花,釜羹烹野菜。 吃了日烘烘,曝背茅檐下。 佛法身心烂似泥,千圣眼觑无缝罅。 吽吽,伎死禅和,唤起来打。 |
| 太白禅师,全无伎俩。 一锡飞来,占断千嶂。 以中心树,建立圣像。 合水和泥,根生土长。 不用换骨脱胎,不须起模打样。 一段真实身心,脑后圆光万丈。 |
| 藏拙归来已十年,身心世事不相关。 洛阳山水寻须遍,更有何人似我闲。 |
| 河朔虽云近帝乡,时逢庆诞祝君王。 身心常在三清路,晓夕先装一炷香。 圣寿如山随地久,恩光似日与天长。 微臣所贵无他物,唯献新譸十九章。 |
|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
| 不用桃符帖画鸡,身心安处是天倪。 行年六十旧历日,汗脚尺三新杖藜。 祝我胜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 春风若借筋骸便,先渡南村学灌畦。 |
|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 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 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 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
| 柳暗披风,桑柔宿雨。 一番绿遍江头树。 莺花已过苦无多,看看又是春归去。 病酒情怀,光阴如许。 闲愁俏没安排处。 新来著意与兜笼,身心苦役伊知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