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比金焦彻夜开,一山恰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恨,输与高僧入定回。 |
| 新息任夫子,东坡所父师。 只馀盘叟在,犹乃故家诗。 閒抚伊吾剑,吟成绿野诗。 中原遗老尽,旧事有谁知。 |
| 乡里多遗老,朝延少用儒。 公初升国学,官止教生徒。 术道心独壮,尤时骨已胩。 遥知埋玉处,风雨暗山隅。 |
| 不嫌泥潦巷,自扫寂寥居。 雨已标新杏,春犹遗老樗。 风光习暖事,云物或寒除。 颇复撩诗句,时时漫与书。 |
| 衰发萧萧满镜丝,情怀非复似平时。 风霜十月流年感,碪杵三更游子悲。 闽峤故人消息恶,蜀江遗老素书迟。 一箪豆饭休嫌薄,赋分羁穷合自知。 |
| 建隆事得之遗老,畴昔曾参野史看。 后阁夜犹歌玉树,陈桥日已涌金盘。 可怜李主归朝晚,专靠江神立国难。 谁道齐兵当十万,一身杌隉不能安。 |
| 买市宣和预赏时。 流苏垂盖宝灯围。 小铛烹玉鼓声随。 金弹玲珑今夕是,鳌山缥缈昔游非。 马行遗老想沾衣。 |
| 杖藜出北郭,山阿延余晖。 屏营立高原,霜飚吹我衣。 牛羊稍绝迹,聚落灯火稀。 顾我岂无家,废置不得归。 大田已芜没,故丘人亦非。 终当问遗老,何如丁令威。 |
| 蚤岁游金阙,霞冠拜紫宸。 可堪天宝乱,及见会昌春。 宛宛王孙态,飘飘物外身。 灵光怆陈迹,遗老更何人。 |
|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
| 国势已如此,孤忠天地知。 死生同父子,奸宄系安危。 偃月无封桧,栖霞有谥碑。 中原遗老在,岁岁梦王师。 |
| 当年手种满可阳,人树而今各老苍。 谁向棠阴遗老说,潘郎不是旧潘郎。 |
| 边蹇成遗老,才闻直禁林。 是非终不屈,进退了无心。 万事邯郸梦,各秋正始音。 心知公不朽,霣滋自难禁。 |
| 灵台虚湛气和平,投枕逡巡梦即成。 屋角鸣禽呼不觉,手中书册堕无声。 百年日月飞双毂,千古山河战一枰。 赖有莲峰遗老在,白云深处主齐盟。 |
| 浩荡秋风使节归,南山重与北山违。 自来人物瞻乌帽,更共宾僚款绿衣。 秦地关河才咫尺,汉都风景尚依稀。 壶浆迎处多遗老,绝叹登坛往事非。 |
| 蔚蔚郎闱望,皇皇使节辉。 竞时俱勇往,怀宝独言归。 皂盖人方惜,黄粱梦已非。 萧山遗老在,谁使涕交挥。 |
| 颇怪旄头异,何曾玉色怡。 恶言闻佛耳,夷猾上尧眉。 河岂无清日,天曾有坏时。 嗣皇新缵禹,遗老喜还悲。 |
| 天俾公多寿,人知道不孤。 超然一室内,不与万波俱。 甲子机关报诗稿,烝尝旧布襦。 何妨传遗老,文字照龟趺。 |
| 人物晨星似,如公正献家。 皂囊真相业,黄卷旧生涯。 胡不憗遗老,而兴大耋嗟。 天高那可问,泪眼为麻查。 |
| 晓出东郊回,路穿桑拓林。 人耕新雨地,寺隐半岩阴。 远目穷天宇,和风爽醉襟。 停骖顾遗老,同是劝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