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楚名家有异孙,昔年射策对君门。 青衫佐幕声名重,白首谭经道义尊。 天壤忽惊遗老尽,衣冠今复几人存。 小山桂树伤愁绝,赖有清香为返魂。 |
| 白首青衫仍隐居,晚抛环堵就安舆。 生刍忽改烝尝地,函丈空悲讲解余。 弟子玙璠相照耀,儿孙松桂共扶疏。 我来恨不瞻遗老,空怪乡邻尽读书。 |
| 何许最悲秋,凄风残照。 临水复登山,莞然西笑。 车马几番尘,自古长安道。 问谁是、后来年少。 飞集两悠悠,江滨海岛。 乘雁与又凫,强分多少。 传语酒家胡,岁晚从吾好。 待做个、醉乡遗老。 |
| 白鹤去寻王子晋,真龙得慕沈诸梁。 千年往事如飞鸟,一日倾愁对夕阳。 遗老能名唐郡邑,断碑犹是晋文章。 浮云不作苞桑计,只有荒山意绪长。 |
| 二纪便番冒主恩,归来荣感两惊魂。 昌辰尽见群龙出,急景俱随骇驷奔。 史册褒贤空汗竹,山丘馀泣已陈根。 此身不减灵光殿,遗老班中岿独存。 |
| 两翁虽老殊精悍,笔力纵横可掣鲸。 晚各为农同保社,昔偕谒帝入承明。 不嫌华发称遗老,犹冀馀年看太平。 从古文章家鲜继,弓寮自可主齐盟。 |
| 初开学禁预招延,俄滞周南四十年。 大振文词惊海内,肯将训诂让儒先。 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 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尽尚依然。 |
| 玉节江湖晚,油幢岭海春。 一朝晋遗老,千古汉名臣。 清白冰壶操,尊光紫府身。 全归公不憾,愁绝奠刍人。 |
| 苍鹤孤山晓,黄花栗里秋。 一身虽物外,万国尚眉头。 遗老几何在,耆英只麽休。 问天天不语,江阔莫云愁。 |
| 春色遍天涯,寒谷未知消息。 且共一尊芳酒,看东风飞雪。 太平遗老洞霄翁,相对两华发。 一任醉魂飞去,访琼瑶宫阙。 |
| 丝雨绵云五月寒,淮堧遗老笑儒冠。 行军元帅来相探,折送驼峰炙一盘。 |
| 送了春归又送秋,人间随处寄悠悠。 百年此际成遗老,万里当时赋远游。 笔力日衰惭阵马,江天岁晚狎冥鸥。 清狂自笑无时歇,又犯新寒上市楼。 |
| 梅谢了。 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 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 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
| 东野多穷辄自鸣,半生云水共将迎。 朝廷织悉收遗老,笔势巉岩压后生。 天上恩袍新草色,道傍诗句古钟声。 出秦壮思磨锋锷,欲破刘郎五字城。 |
| 汉祖功成后,时因过沛宫。 还乡上心喜,置酒故人同。 高会延遗老,酣歌和众童。 穷欢新笑乐,起舞旧英雄。 慷慨悲游子,轩昂赋大风。 永为汤沐邑,何用筑新丰。 |
|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
|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籲天闽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 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滔滔肉食辈,泚颡徒吞声。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酲。 |
| 本期苏郑共扬穮,不意芝兰失后凋。 遗老只今犹涕泪,后生无复识风标。 西陉雁度霜前塞,滹水樵争日暮桥。 追想生平英伟魄,凌云一笑岂能招。 |
| 淹剧无悰易怆神,社仓新记重关心。 前朝诏在恩沦骨,遗老书存泪满襟。 永念君仁多善稼,肯因师死下乔林。 皇天老眼明于镜,勉植书楼万桂阴。 |
|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 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夸。 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 试问弦歌为县政,何如◇俎乐无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