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鳞甲蛰清渊,一旦飞腾石自穿。 遗迹谩存离旧隐,这应衔雨去朝天。 |
| 千载登真谢自然,半山遗迹号金泉。 |
| 几到坛边登阁望,因思遗迹咏今朝。 当时若为重华出,不是先生傲帝尧。 |
| 当年正觉此韬藏,岩穴于今尚有光。 特特扪萝访遗迹,龙神何事报支郎。 |
| 望望古招提,兹游恨已迟。 池深惊地裂,野旷觉天垂。 听法人千数,谈空松一枝。 从谁访遗迹,惟有石头知。 |
| 梅山遗迹若为寻,怪石崚嶒一径深。 未必当时真隐处,清风自觉袭衣襟。 |
| 岭似颓城野日荒,关留遗迹界金房。 蜀人初向京西道,是处为家莫断肠。 |
| 白云触石起油然,倏然从龙遍九天。 多谢丰隆留一叶,至今遗迹在岩前。 |
| 隐君在何许,遗迹此山阿。 春风闭门处,回首空烟萝。 |
| 六朝遗迹旧山川,万里长江当守边。 一念易骄人事废,不关飞渡北来船。 |
| 萧然上方境,人稀知地僻。 徙闻古仙人,石上有遗迹。 |
| 八重峰顶望群山,百谷东流去不还。 惟有右军遗迹在,月波时落墨池间。 |
| 祖龙神兵驱不得,挥电成鞭有遗迹。 |
| 山人居白鹿,书洞有遗迹。 为世作星凤,真堪慰泉石。 |
| 六朝遗迹好山川,宫阙灰寒草树烟。 江令白头归故国,多情合赋黍离篇。 |
|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 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
| 张老升仙不记年,石崖遗迹尚流传。 心期默契真如见,何必追随与拍肩。 |
| 自昔夷陵争战进,时平不复问干戈。 三游洞里寻遗迹,至喜亭前足雅歌。 |
| 乘化归辽海,双笼一不开。 坠翎留片雪,遗迹印荒苔。 月朗怜孤唳,琴閒忆共来。 瘗铭为琢石,鸡鹜不须猜。 |
| 春秋遗迹旧山川,鲁破吴亡久寂然。 恰到前年征战处,数间茅屋起炊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