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暄尚觉日无功,炙手仍愁火失红。 本是雪前风作雪,却缘雪後雪生风。 四郊冻合如相约,七日晴来不肯融。 旧说醉乡堪避暑,避寒也合此乡中。 |
| 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 凛然中庭柏,气压千夫整。 风声答万壑,云色通诸岭。 材大难为工,甘与蓬蒿屏。 |
| 纨扇六月时,似妾君恩重。 避暑南薰殿,清风随扇动。 妾时侍君王,常得沾馀凉。 秋风飒庭树,团团无用处。 妾亦宠顾衰,栖栖度朝暮。 扇为无情物,用舍不知恤。 妾有深宫怨,无情不如扇。 |
|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
| 石公菩萨性,怜我在羁旅。 前者冲雨来,援止此避暑。 只尺僦西邻,两家闻细语。 日渐枕席清,闭门自楚楚。 岂敢称高卧,无才当独处。 闲傍夕阴移,瘦骨临江渚。 或就庐山隐,孰能弃尔汝。 |
| 炎运精华歇,清都宝命开。 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玄武疏遥磴,金凤上层台。 乍进仙童乐,时倾避暑杯。 南馆招奇士,西园引上才。 还惜刘公干,疲病清漳隈。 |
| 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 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 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 醉邹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
| 避暑南楼暇,逢君迟客时。 绿阴消夏气,清圹贮凉釭。 林密云归早,溪深月到迟。 兴阑杯未徼,惆怅暝烟滋。 |
|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 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 严天雪,火雪飞,风吹日炙杜阇黎。 |
| 往自清江别,于今近十年。 依僧聊避暑,扔节会朝天。 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 政规期断手,明本已终篇。 |
|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映湖光,逞新妆。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满座凉。 莲,入梦香。 |
| 沉沉万象出楼台,日气初悬金碧堆。 避暑阻兵眠食地,忍寻断梦一人来。 (癸丑夏偕子大恪士留宿及两月今恪士已故) |
| 芒鞋葵扇颇萧然,倦倚胡床不是眠。 避暑无藏身去处,追凉行尽竹旁边。 |
| 江山青青江水绿,市上何人吹紫竹。 避暑宫前不见春,落花满地游麋鹿。 千古江山列画图,朱侯解写咫尺烟模糊。 扁舟依然在洲渚,应可自此归五湖。 昔人去者今有无,昔人去者今有无? |
| 面对一池荷,四旁杨柳坡。 树阴遮日少,屋敞受风多。 疑是清凉国,暂为安乐窝。 人人争避暑,老子自婆娑。 |
| 避暑惟高卧,柴门闭不通。 子来佩明月,予起濯清风。 有墅犹当赠,无城可得攻。 灵舒如见问,今作灌园翁。 |
| 西湖避暑棹扁舟。 忘机狎白鸥。 荷香十里供瀛州。 山光翠欲流。 歌浩浩,思悠悠。 诗成兴未休。 清风明月解相留。 琴声万籁幽。 |
| 高人为令尹,政事岂寻常。 炎月不避暑,清风心自凉。 水流衡岳色,酒带芷兰香。 远想濯缨暇,思予有咏章。 |
|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 但能心静即身凉。 |
| 方寸陶陶事不根,但知力饮送朝昏。 无田种秫空为吏,有麴成封即闭门。 避暑此间真有意,悲秋今日得无言。 孔公坐上多余沥,易满农家老瓦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