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寺城南访六朝,高台一望几萧条。 门前黄叶催年暮,林外青山觉路遥。 塔影常圆沙苑月,钟声静带楚江潮。 老僧宴坐耽禅定,送客何曾过虎桥。 |
| 尘眼登临清旷,水憬楼阁峥嵘。 欲见普门大士,菰蒲影里钟声。 |
| 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宫殿白云飞。 钟声出岫客初到,月色满庭僧未归。 偶有閒情依净土,竟无尘虑渎天机。 明朝尚有登高兴,千仞冈头一振衣。 |
| 江湖分得两平平,九里长塘一片城。 红叶树边停舫子,白鸥群里听钟声。 晨星故旧尝时数,春草诗情触处生。 岁事欲阑言别事,直烧灯烛到天明。 |
| 万里星槎海上旋,名山今喜得攀援。 猿挥孙恪千年泪,月照维摩半夜禅。 磴长荒苔人迹少,岩攒古树鹊巢悬。 江流上溯曹溪水,时送钟声到寺前。 |
|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
| 二更二点二更深。 宫钟声绝夜沈沈。 明月满天如写金。 同光共影无昏沉。 起来间操无弦琴。 声高调古惊人心。 琴罢独歌还独吟。 松风涧水俱知音。 |
| 晨钟唤日出,夕钟号月升。 两曜如辘轳,递转不曾停。 人生於其间,谁能驻颓龄。 楼头钟声催人入黄土,长生之学虚荒诞幻无可冯。 君不见嬴政入海采灵药,回首翻作鲍鱼腥。 |
| 满目暮山平远,一池云锦清酣。 忽有钟声林际,直疑梦到江南。 |
| 社下钟声送客船,凌波挝鼓转沧湾。 横烟袅处鸡豚社,落日浓边橘柚山。 八表茫茫孤鸟去,万生扰扰一舟闲。 湖心行路平如镜,陆地风波却险艰。 |
|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 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
| 紫云回薄隐新愁,早起钟声也是不。 遍地葱花两三亩,至今人道景阳楼。 |
| 秋深夜长,露寒月皎。 钟声短底短长底长,虫声大底小底小。 山僧闻昨,展转反侧,不寐到晓。 一片祖师心,狼藉知多少。 |
| 枯葑冰消水路遥,短长亭下一停桡。 寒烟两岸客炊晓,残月小桥人待潮。 山外钟声何处寺,柳边春入隔年条。 到城不必争先后,华盖峰头手可招。 |
| 龙门凿破碧天池,呈佛高峰插翠微。 对岸钟声犹隐耳,御风檐角尚如翚。 二神择地非着相,双锡腾空向上机。 此境世间如更有,安知古殿不重飞。 |
| 雾裹峰头薄似巾,路逢水后误行人。 山泉酿酒力偏重,石铫煎茶味最真。 燕不传家犹教子,梅才有肉便生仁。 枕边学梦人方悟,未到钟声梦更频。 |
| 南山钟。 北山钟。 一声钟声百念空。 古今昏晓中。 望秋风。 数秋风。 等得秋来等过鸿。 灯前书一封。 |
| 霁色催云作晚霞,小桥却立岸鸟纱。 雨馀菱芡新抽叶,秋早菰蒲未著花。 灯影微茫行客艇,钟声缥缈梵王家。 沉吟索句输公等,我欲临流理钓槎。 |
| 十亩松篁百亩田,归来方属大兵年。 岩边石室低临水,云外岚峰半入天。 鸟势去投金谷树,钟声遥出上阳烟。 无人说得中兴事,独倚斜晖忆仲宣。 |
| 旧恨如丝,新寒似水,两般都着人心里。 五更刁斗汴梁城,一天风雪成皋垒。 古寺钟声,邻墙月死,枕头欹遍如何是。 半生孤愤酒难浇,挑灯且读韩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