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泗不能收,哭君余白头。 儿童相识尽,宇宙此生浮。 江雨铭旌湿,湖风井径秋。 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 |
死且不自觉,其馀安可论。 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 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 平生红粉爱,惟解哭黄昏。 |
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 |
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 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 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 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 |
早岁能文客,中年与世违。 有家孀妇少,无子吊人稀。 繐帐尘空暗,铭旌雨不飞。 依然旧乡路,寂寞几回归。 |
老将明王识,临终拜上公。 告哀乡路远,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门里,铭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滥,独传说英雄。 |
逝者绝影响,空庭朝复昏。 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无妻无子何人葬? 空见铭旌向月翻。 |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 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 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 乐章谁与集,陇树即堪攀。 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
扰扰都城晓四开,不关名利也尘埃。 千门甲第身遥入,万里铭旌死后来。 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 须知此事堪为镜,莫遣黄金漫作堆。 |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
一卧东吴七十春,区区南北笑乡人。 盛开黌舍招英俊,敞辟华堂待缙绅。 婉婉重孙胜彩服,煌煌两婿拥朱轮。 铭旌已去空回首,通德门前旧是邻。 |
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 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夕阳迷陇隧,秋雨咽笳箫。 画翣无留影,铭旌已度桥。 |
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 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 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 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 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
存殁令名传,青青松柏田。 事姑称孝妇,生子继先贤。 露湿铭旌重,风吹卤簿前。 阴堂从此闭,谁诵女师篇。 |
晓漏启严城,宫臣缟素行。 灵仪先卤簿,新谥在铭旌。 云晦郊原色,风连霰雪声。 凄凉望苑路,春草即应生。 寒日青宫闭,玄堂渭水滨。 华夷笺乍绝,凶吉礼空新。 薤露歌连哭,泉扉夜作晨。 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
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 入室几人成弟子,为儒是处哭先生。 家无谏草逢明代,国有遗篇续正声。 晓向平原陈葬礼,悲风吹雨湿铭旌。 |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 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 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 |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 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 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 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 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 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 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 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
前年都尉没边城,帐下何人领旧兵。 徼外瘴烟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铭旌。 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 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