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来一哄立之平,朱魏当年互讲明。 遗约,面含菜色腹雷声。 |
| 四溟飞旦雨。 三径绝来游。 震位雷声发。 离宫电影浮。 山云遥似带。 庭叶近成舟。 茅檐下乱滴。 石窦引环流。 寄言一高士。 如何麦不收。 |
| 东南胜概未忘情,老去扁舟复此行。 小邑岁除无市井,下田水落见农耕。 雪消西岭层棱出,春到重湖鳞甲生。 桥下霜蛟贪睡美,为槌千鼓作雷声。 |
| 搴芳逐具般游岁,潭叟矜夸得圣童。 睥睨神州换歌哭,荡摩彩笔烂虚空。 九流匿腹雷声出,万象堆眉岳气通。 老去求田尊健妇,傲予遯作富家翁。 |
|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翻山麓。 晓来却问册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
| 久雨不晴,务在丙丁。 修罗合裳,菩萨生瞋。 佛也不会,波期转经。 拗直作曲,弄假像真。 好是明明说与,从教鸭听雷声。 |
| 气候三阳始,勾萌万物新。 雷声初发号,天下已知春。 |
| 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 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 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 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 狐兔绕马蹄,虎豹嗥树旁。 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 童心多惊栗,壮气已飞扬。 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 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 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 |
| 零露溥溥风满塘,美人不来俨分行。 天葩艳然出翠被,倚槛袅袅传秋香。 对之索酒飞觞快,浩如一海朝千派。 主人绝倒任忘形,接篱便向三花挂。 狂夫未是诗酒豪,先生卓尔能禅逃。 忽听雷声起渊默,坐使万窍皆呼号。 |
| 李耳西游丘泣麟,战国十二终一秦。 祖龙坑儒儒不死,溺冠复生赤龙子。 有孙作帝痴求仙,茂陵松柏荒苍烟。 瞿昙说法忉利天,下视尘世磨蚁旋。 丈六身坐黄金莲。 孔老仰望不及肩。 魏晋隋唐如过鸟,云外高人眠未晓。 坡乘刚风为奎星,白舒逸气追长鲸,渊明醉鼾犹雷声。 |
| 有亭翼然山之阿,源头活水养鱼多。 云山四面如画图,金梭上下光相摩。 池上木深阴翳地,池下荷生香扑鼻。 携酒邀朋池上观,圉圉洋洋真得意。 咄,东海鲤,南溟鱼,自信时人莫浅窥,神灵岂是池中物。 变化成龙会有期,一朝烜赫雷声壮。 翻身直透三层浪,扬鬐鼓鬣横千丈。 |
| 生节雷声午夜残,囊封一疏夺冰寒。 先生此去非沽誉,留与时人作样看。 |
| 雷声初散天成霁,雨改青山颜色翠。 清猿啸夜月濛胧,木客暗吟悽怆意。 麻姑峰头一缕云,苒苒如绵飘羽袂。 良宵展转不成眠,天外青鸾何未至。 碧空冷露落无声。 谁见幽人挥玉涕。 情绪纷纶天籁起,起读璚书言语秘。 晓雾护寒山狗吠,红日松窗金缕细。 |
| 山只不爱宝,倾写白玉霙。 秋阳正炎赫,喷薄争清明。 我疑石韬玉,白虹贯岩泓。 源源自何来,万古风雷声。 |
| 空中磊落斗跨天道旁荒寒月满川。 行歌惊起鸥鹭眠,三万里在拄杖边。 敲门索酒太华前,飞渡黄河不须船。 袖中短铁青蜿蜒,昔曾巴丘从老僊,削平岩崖抉云烟,此妙可得不可传。 雷声殷殷电煜然,已觉辽碣无腥膻。 雪花如席登祁连,归来却看东封年。 |
| 高浪出鱼龙,舟师急卷篷。 雷声过云雨,月晕断河风。 野阔人家外,涛喧客枕中。 坐来搔短发,惆怅大江东。 |
| 水旱国代有,人神理本通。 偏雩祠小大,敢指蜺雌雄。 地厌焚惔极,天回顾盼中。 蛟龙起乖卧,星斗晦澄空。 云挟雷声走,江翻电脚红。 宠光归稼穑,滴沥在梧桐。 詖讼犹相及,时霖恐未丰。 洁斋蕲得岁,同病托诸公。 |
| 万植御洪波,森然倒林薄。 千颅咽云上,过半随潮落。 其间风信背,更值雷声恶。 天道亦裒多,吾将移海若。 |
| 突兀双峰晓色分,瘦筇支足上昆仑。 雷声俯听婴儿语,石势平看骏马奔。 故国山川千古在,前朝人物几家存。 登临不用多怊怅,只好清吟伴野猨。 |
| 平革长村未一施,尚余嘉誉蔼天支。 事亲养志人争仰,教子成名世共推。 盛德故应传后裔,清规谁为勒丰碑。 华林冈下寒泉水,隐隐雷声纪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