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道中峰浅,重新入翠微。 读书呼鹤听,洗砚待猨归。 近瀑青松湿,朝阳紫术肥。 逢仙归又晚,行得健如飞。 |
| 金气黄枫半叶红,晚来渔客倚青松。 多多动梦夜凉路,处处偷光午月峰。 长安万里景,大阳千里道。 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 |
| 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 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 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 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 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 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
| 青松初生在涧阿,未闻托根附女萝。 女萝弱质安足恃,奈此岁晚风霜何。 我观妇翁念汝归,亦知阿翁昔念汝。 阿翁之恩那可忘,明年归守五亩桑,勿使父老祠桐乡。 |
| 乱云迷远寺,入路认青松。 鸟道缘巢影,僧鞋印雪踪。 草烟连野烧,溪雾隔霜钟。 更遇樵人问,犹言过数峰。 |
| 六花一夜降中天,飞绕吾庐顿满前。 纪出仙家新窟宅,疑非尘世旧山川。 但惊岩上青松老,不见天边白雁连。 赖有瓮头新酿熟,何妨沉醉度残年。 |
|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 词藻世传平子赋,园林人比郑公乡。 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只应来者为心伤。 |
|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
| 三鸟别王母。 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 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 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 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 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 皎皎为谁多。 |
| 呜咽钟悲子夜昏,灵椿摧折重销魂。 数丝白雪遗慈母,一寸青松括耳孙。 返哺声乾那可及,挽须情在不堪论。 桂枝皎皎欹寒玉,竚看扬名振礼门。 |
| 往来无间,动静一源。 瞥然而往,瞥然而还。 大方无内无外,管甚新年旧年。 归来偃卧青松下,只这些儿妙不傅。 |
| 玄都道士身如鹤,长傍青松寄此生。 梦破九霄风雨急,神游八表雪霜清。 琼笙每应秋声起,缟羽微连夜色明。 我欲相从拾瑶草,漫山落叶断人行。 |
| 早付閒身老故乡,青松成径菊成行。 搘颐独坐心遗念,坦腹高吟兴欲狂。 瓮下却应嗤毕卓,篱根遥想对义皇。 乘风破浪门前客,试问浮家有底忙。 |
|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 自服蓝衫居郡掾,永抛鸾镜画蛾眉。 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 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
| 摐甗声中宿雨晴,白云闲傍马头生。 东邻茅屋新烟起,南涧石桥春水平。 野鸟见多还问姓,山花开尽不知名。 故人宅近青松下,未到柴门已出迎。 |
| 云行太虚中,薄暮何冥冥。 仰望青松梢,上有白雪翎。 千岸舞落叶,万树罗翠屏。 流水咽寒涧,湛露濡香蘅。 幽人一回首,家世渺浮萍。 蓬莱在何许,绛阙邈太清。 青鸟杳不来,白云去玉京。 夫我何悽其,怅哉此幻形。 注目玉霄峰,青猿一声声。 |
|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 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 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
|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 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第七十四卷 |
| 生平意气每相期,岁晚行藏各自知。 见事略同因抚掌,尤时不语其攒眉。 阖棺已矣公何憾,闻笛凄然我独悲。 回首秋山寒雨外,青松滴沪作枯枝。 |
| 长歌山水五风霜,翠竹青松是臣防。 每谓肉身求净观,犹胜饭袋绕诸方。 因风老叶闲粘纲,久雨新苔巧占墙。 何以待宾余旧贯,一香一饭一胡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