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 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 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 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 率怕人言谨,闲宜酒韵高。 山林若无虑,名利不难逃。 |
| 曾为洛阳客,喜见洛阳人。 每忆旧游处,相逢借问频。 当时伊水上,醉弄岩花春。 而今绝兹乐,欲语已酸辛。 明朝君当去,又复与谁亲。 唯应有素月,相照寒溪滨。 |
| 山无古今异,亭有废兴因。 地迥轮蹄隔,官閒鸥鸟驯。 仆碑还屋壁,老柳困樵薪。 载酒论文处,重来感叹频。 |
| 月色上窗纱,移来竹影斜。 夜深人已寂,更转鼓频挝。 杜宇惊幽梦,银釭坠细花。 一时浑不记,身在羽人家。 |
| 冬十月。 记取生申时节。 梅傍小春融绛雪。 浅寒犹未却。 且醉笙歌蕉叶。 富贵不须频说。 国太夫人头半白。 看君金印烨。 |
| 夜宴芙蓉苑,华榱烛影光。 史君频会客。 侍女惯新妆。 剧饮不胜醉,论诗非所长。 倚栏霄汉近,宫殿郁相望。 |
| 尚记鸣琴锦水滨,华宗赞府偶同寅。 涉哦松笔规随我,传种花词脍炙人。 潘令鬓毛两堆雪,崔丞诗赋一微尘。 览君姓氏询乡里,旧事关心感慨频。 |
| 赫奕蕤宾月,宫庭乐事频。 便从端午节,排当过天申。 |
| 胡兵一动朔方尘,不使銮舆此重巡。 清洛但流呜咽水,上阳深锁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 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 |
| 天开奎壁作灵神,杰构凌霄景运新。 乍向鱼洲排雁塔,更看虎阜跃龙津。 山林风俗如邹鲁,翰苑文章迈汉秦。 此后鳌头夸遂水,应知魁阁瑞光频。 |
| 径竹色逾净,窗蕉声转寒。 流年频闭户,世事偶凭阑。 绕郭见秋水,喧江闻暮滩。 石村云卧者,迟尔话悲欢。 |
|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那忍送宫车。 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
| 婺女星边喜气频,越王台上坐诗人。 雪晴山水勾留客,风暖旌旗计会春。 黎庶已同猗顿富,烟花却为相公贫。 何言禹迹无人继,万顷湖田又斩新。 |
| 每忆幽寻到上方,铜炉石鼎漫焚香。 天花满座雨晴雪,空翠扑衣生昼凉。 龙化老翁求法语,鹤如童子守禅房。 别来江汉频回首,尘劫茫茫道路长。 |
| 不见高标动浃旬,寸心如渴欲生尘。 春深渐觉梅花老,风暖还惊柳色新。 对景想题诗句满,开怀应把酒杯频。 扁舟前后空相望,安得从容笑语亲。 |
| 杖头挑起一天云,政是梅花十月春。 猿叫千山风势恶,雪迷万里雨声频。 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 好去著鞭行所得,他时相见话头新。 |
| 十口南迁粗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 市人不惯频回首,坐客相谙便解颐。 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茅茨。 华严未读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
| 宿鸟频来语,寻巢未得间。 小星明更近,高桂冷初攀。 拂露松都在,因风信未还。 岂无虚歇处,青及谢家山。 |
| 青铜频启看,瘦劣沈东阳。 鬓染秋霜色,身期晚节香。 閒情耽水石,幽梦绕池塘。 何似伊川脉,渊源道味长。 |
|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鼷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古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