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马临出门,出门复逡巡。 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 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 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 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 大限年百岁,几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轮。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
| 槲叶萧萧带苇风,寺前归客别支公。 三秋岸雪花初白,一夜林霜叶尽红。 山叠楚天云压塞,浪遥吴苑水连空。 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偈同。 |
| 相逢俱叹不闲身,直日常多斋日频。 晓鼓一声分散去,明朝风景属何人? |
| 虞寄庵余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 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语同。 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 从今准拟频行乐,日伴樽前白发翁。 |
| 官路寻真已得真,可堪轻负洛城春。 江湖想望三千里,休使乡朋想望频。 |
| 遐想清游意欲飞,巢湖西畔碧山围。 高城别后骚人到,小驿春回燕子归。 壁上新诗留醉墨,庭前飞絮点征衣。 穷愁忽用频惆怅,来岁而今在北扉。 |
| 乐事难并,少年常恨春宵短。 万花丛畔。 只恐金杯浅。 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 频相劝。 且闻强健。 莫厌花经眼。 |
| 猿捉整,是修真格。 各得其门,长闲,便归阳陌。 年光景,悟此得清凉,兆有,中仙,下贫人忆。 蒙书诲,日频搜索。 意上来闻,边声,怎生掩间,前朦事,别是一家风,尸没,和松,敢溪山蓦。 |
| 日薄风迟,柳眠无力花枝妥。 燕楼空锁。 好梦谁惊破。 寒食清明,又等闲都过。 愁无那。 泪珠频堕。 洒尽相思颗。 |
| 先生七十健非常,好事频来索寿章。 但使岁餐园豆饱,人间何用“大还”方? |
| 别後长亭,翠芜寂寞分襟地。 雁书空寄。 归梦频东里。 一曲秋风,写尽渊明意。 凝情际。 雨襟烟袂。 都是黄花泪。 |
| 杳无鸡犬有人家,夹水山高路不赊。 刘阮别来频甲子,年年春雨送桃花。 |
| 一笑相逢,依稀似是桃根旧。 娇波频溜。 悄可灵犀透。 扶过危桥,轻引纤纤手。 频回首。 何时还又。 微月黄昏後。 |
| 溪行逢雪后,明月照孤身,夜榜闻烟艇,春耕见樯人。 早梅容易落,征路往来频。 应感随阳雁,年年度柳津。 |
| 泗水抱城堙,东去日潾潾。 丰沛至今存,汉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为,独叹往来频。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沦。 每见沛父老,旅行泗水滨。 空传泗水亭,井邑疑未真。 城外绿杨柳,高帘悬风尘。 犹有卖酒家,王媪几世亲。 高庙神灵在,英雄却笑人。 |
| 高情潇洒出风尘,华毂传呼下士频。 独愧迂疎无别技,鸿飞冥冥任吾夫。 |
| 莲花细步散香尘,金粟山门礼佛频。 一种少年齐目断,不知谁是比肩人。 |
| 交情频更好,子有古人风。 晤语清霜里,平生苦节同。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薄寒灯影外,残漏雨声中。 明发南昌去,回看御史骢。 |
| 古屋衰杨,淡烟疏雨江南岸。 几家村疃。 酒旆还相唤。 短棹扁舟,风横河频转。 柔肠断。 寒鸦噪晚。 天共蒹葭远。 |
| 缓解罗裳,十分鸳履低腰素。 冰香微度。 一罅殷红露。 风折芳莲,影落盆池去。 多羞处。 怕人偷觑。 粉面频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