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双阙散晨褷,遥忆仙郎寓直归。 风度莺声过御苑,青分柳色上朝衣。 开帘清署文流集,点笔闲窗春鸟啼。 为念故人频问讯,析津南望有鸿飞。 |
| 我住千岩万岳州,金华佳处未曾游。 心期小艇频归洞,梦带清风独倚楼。 野店霜深闻寒雁,水村月淡见沙鸥。 明朝还忆西湖上,杨柳芙蓉正暮秋。 |
| 前年初对大明宫。 寒律转春风。 几度相关归梦,催成两鬓霜蓬。 山州岁晚,还逢令节,空记前踪。 莫遣酒兵相向,愁城生怕频攻。 |
| 江湖嬴得自由身,杖履闲过鹿苑频。 白首更亲童稚侣,青山偏恋薄能人。 花宫云气香林满,草径藤萝石涧新。 凡虑歇来真乐见,无人识得子渊贫。 |
| 持杯睥睨不逾时,一派寒声落翠微。 蛟室倒翻珠乱跃,琼田耕破玉纷飞。 壮怀摇动频扶槛,溅沫飘零欲湿衣。 绕磵更须林荫密,呼尊重约扣岩扉。 |
| 燕雀纷来贺落成,成行花竹表官清。 邻家或过墙头酒,山木频啼谷口莺。 雨涨碧溪春浪细,日斜青壁晚霞明。 一醒一醉胡然异,怀抱寻常得尽倾。 |
| 十年赤县频为吏,一疏中朝便落官。 劳寄音书知梦在,细筹世路念归难。 马蹄最识边沙塞,雁影犹惊苦月寒。 词客幸能怜旅况,玉门应为赋生还。 |
| 梅英粉淡,柳梢金软,兰芽依旧。 见万家、灯火明如昼。 正人月、圆时候。 挨香傍玉偷携手。 尽轻衫寒透。 听一声、画角催残漏。 惜归去、频回首。 |
| 灯火频挑只管残,雨声终夜恼空山。 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 |
| 世渐承明喜欲狂,衣冠重睹汉家装。 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青史更无先例在,黄牛贪看异乡忙。 愁来对此频搔首,惭愧新添两鬓霜。 |
| 儿童恨芳草,不识春长在。 箪瓢乐不断,焉知颜发改。 黄鹤雅人听,鶗鴂亦可罪。 混沌何曾死,拱璧莫轻碎。 野马恣流行,游丝无畦碍。 太极物物一,乐事频年再。 缅怀良友心,不言默相对。 愿为蛩駏交,共话蝼螘戴。 |
| 头颅幸获免奸锋,甘分江湖老钓篷。 老得一州聊自慰,相望千里与谁同。 已欣台省登群俊,犹数湖湘卧病翁。 诗就醉余频走笔,待观云海戏群鸿。 |
| 使君邀我避炎蒸,好句先驰识故情。 长日流金虽可畏,小槽酿玉得同倾。 耡荒喜已亲三径,作吏谁能更一行。 且与诗翁频啸咏,个中佳处绝将迎。 |
| 性为真,身是假。 认取圆成,可可频占惹。 自是康强惺复洒。 静里搜闲,急刀投婴姹。 说良因,谈道话。 开廓灵明,拯出根源也。 一颗神珠无有价。 衮上瑶台,永永长游冶。 |
| 平湖渺渺。 一叶扁舟小。 荡漾不须频举棹。 观尽云山多少。 问渠乐意如何。 平生惯识烟波。 载却月明归去,数声*乃清歌。 |
| 平湖渺渺。 一叶扁舟小。 荡漾不须频举棹。 观尽云山多少。 问渠乐意如何。 平生惯识烟波。 载却月明归去,数声*乃清歌。 |
| 陈迹分明断简中,才看卷首可占终。 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 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 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 |
| 一昨闻公莫府开,梦魂频绕岭头梅。 久抛鞾袴辞军去,忽有弓旌扣户来。 茅舍相过争借问,荷衣欲出却徘徊。 旧时檄笔今焚弃,孤负黄金百尺台。 |
| 内宫新制玉清符,独赐亲臣道允孚。 何事官家频顾问,宰公冠上戴曾无。 |
| 暮云深锁故城春,绿树苍烟旧白絺。 昔日高楼双燕子,定巢无处往来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