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杖看修竹,晚林疏雨秋。 砧声村远近,风力鸟觉浮。 愁鬓老前白,闲心物外休。 出门无伴侣,小立看汀鸥。 |
| 子真家世子云乡,风力才华岂易当。 回首古人多隐约,致身今日独辉光。 谟明久合分三府,治剧聊须试一方。 从此政成何所报,百城无事只耕桑。 |
| 洛城春色浩无涯,春色城东又复嘉。 风力缓摇千树柳,水光轻盪半川花。 烟清翡翠飞平岸,日暖鸳鸯下浅沙。 不见君王西幸久,游人但感鬓空华。 |
| 暗浪冲舟鼞鞈声,夷陵城下正三更。 十分倾酒禁风力,一点无云祟月明。 久坐不知衣露湿,浩歌时有水禽惊。 诗成莫驾长鲸去,自是虚皇白玉京。 |
| 暮钟晓磬杂啼鸦,尤觉幽栖与市赊。 风力吹回千嶂雨,柳阴遮断一豀花。 苍皮树瘿何妨丑,横水桥虹不厌斜。 夜半春雷乱车轧,不须鸣鼓助惊茶。 |
| 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
| 连年旱气民愁食,及至春来又雨霖。 湿麦卧泥难辨草,寒蔬入市贵如金。 灯辉不到愁人眼,节物空惊老者心。 且喜今朝日光出,更须风力扫重阴。 |
| 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 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 书生莫倚身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 |
| 兀兀篷窗坐似禅,景州城外更凄然。 官河宛转无风力,马曳驴拖鼓子船。 |
| 是两头语,未出泥水。 非两头语,依前自死。 振锡卓然。 白日青天。 风力还他败坏时,漫天网生辉。 |
| 台上栖鸟颤晓寒,朱帘云静楚天宽。 星芒摇动龙阿剑,霜气横陈廌角冠。 苦透柏心风力劲,清临梅影雪痕乾。 浑源闻有传家谱,夜露心香借易看。 |
| 孝肃以来风力少,今龙图是恕斋公。 凭谁为请南山判,两个道人争一蓬。 |
| 劳矣条风力,吹成万绿稠。 杨花衔小燕,荇带曳轻鸥。 别后多乡梦,贫深悲旅愁。 东吴三月路,破碎黑貂裘。 |
| 浓花妆点一枝春,影拂潇湘月半纶。 歌和儿裳风力软,钗横发乱晓寒新。 |
| 唐家盛词华,培本自武德。 投戈辟文馆,英士来翼翼。 访政讨典坟,分夜亡倦极。 当时瀛洲目,意气宁偪仄。 言诗到李杜,骚雅并区域。 为文至韩柳,秦汉等风力。 后世不推原,第赏纸上墨。 焉知昔人心,求效非顷刻。 |
| 溪平如簟不织纹,夕阳红叶参差分。 芦边孤篷饭炊芹,风力引上萦长云。 天将此意慰所欣,我倦不饭兴自醺。 思懒岂复笔下勤,一默中有诗无垠,林下振动山应闻。 |
| 尘土纷纷起处微,只随风力乱嘘吹。 高张白雾横宫阙,低引轻云暗路岐。 客坐昏蒙归耳目,人行斑白上须眉。 谁知滂霈天飞雨,洗涤轻浮会有时。 |
| 尘土纷纷起处微,祗随风力乱嘘吹。 高张白雾横宫阙,低引轻云暗路岐。 坐客昏蒙归耳目,行人斑白上须眉。 谁知滂沛天飞雨,洗涤轻浮会有时。 |
| 邂逅乡人却异力,蹇驴仍得瘦东阳。 不妨令随流水,自看寒花吐晚香。 微岸纶巾风力劲,小亭盏午阴长。 不堪细数淮南树,独倚青冥兴欲狂。 |
| 竹阴回抱柳阴敷,石色青青润不枯。 暂到已经风力劲,更清须待月轮孤。 波涵天影迷高下,云覆山光变有无。 暑退疾清人意健,纵吟狂醉是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