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林细捣洞庭霜,风味清甘早自将。 小瓮红泥缄远意,<舟光>船玉粒肸余香。 督邮有郡还能至,宰相何知合备尝。 犹胜先生号乌有,车轮夜夜转枯肠。 |
| 小倦带馀酲,澹澹数櫺斜日。 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少年莫笑老人衰,风味似平昔。 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 |
| 老懒观梅喜见花,一枝聊复寄君家。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和羹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
| 星分井鬼占高躔,琐细还书食馔编。 不作屈原醒到死,却同李白醉登仙。 濡涎唧唧生泉眼,閟息陶陶乐瓮天。 口腹固知能累德,为渠风味一轩然。 |
| 血气侵凌不复豪,往来欹倒似乘涛。 宁知懒过嵇中散,亦有诗如谢法曹。 旧藁只堪供酱瓿,故人相赠有绨袍。 兗州宾主同风味,恶句烦公更一薅。 |
| 老来风味淡於秋,愧负平生马少游。 但得山云供晚眺,何须花雨乍春愁。 新诗未省曾多见,情话端知肯独留。 政渴一杯浇磊磈,书生何用玉为舟。 |
| 潇洒荐冰盘,满坐暗惊香集。 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 画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 留取酒醒时候,助茗瓯春色。 |
| 前年呼舫下玻瓈,突兀新楼闯目围。 雁影已随流水去,鹤归空感昔人非。 曩游历历梦中似,往事茫茫知者稀。 幸有季衡风味肖,何当倚槛语朝晖。 |
| 青衫十载蟾宫客,黑绶三年凤岭头。 循吏声名武阳令,故家风味富平侯。 江边休叹双凫去,天上行看一网收。 八簉鵷班立仙仗,莫忘回首顾沙鸥。 |
| 子猷风味最诸王,试吏聊怀筦库章。 鹄峙碧桐初振羽,珠遗沧海渐腾光。 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输万鷁翔。 顾我行为大梁役,一卮薄酒话愁肠。 |
| 几夜锁窗揭。 素蟾光似雪。 恰恨照人欹枕,纱橱爽、簟纹滑。 迤逦篆香裛。 好坏谁共说。 若是知人风味,来分取、半床月。 |
| 的皪数枝斜,冰雪萦余态。 烛外尊前满眼春,风味年年在。 老去惜花深,醉里愁多日煞。 冷蕊孤芳底处愁,少个人人戴。 |
| 平生心赏建溪春,一邱风味极可人。 香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 家园鹰爪改呕泠,官焙龙文常食陈。 於公岁取壑源足,勿遣沙溪来乱真。 |
| 梦破池塘杳杳。 情随春草。 尊前风味不胜清,赋白雪、幽兰调。 秀句银钩争妙。 殷勤东道。 蛮笺传与翠鬟歌,便买断、千金笑。 |
| 收拾残英捣作汤,小山风味不能忘。 敢烦即遗苍头去,扫取黄金一斛强。 |
| 机泉擣秔炊明玑,竹根烧笋然竹枝。 锦绷稚子犊献角,玉版阿师囊颖锥。 同槃若觉风味好,对客不知寒涕垂。 古来山林例穷饿,藜苋诳腹蕨充饥。 我今一饱万想灭,老马释羁牛脱縻。 南山苍苍入箕踞,凉月冏冏生谈犀。 公无说与市朝予,啄腐吞腥渠得知。 |
| 阿茸十五腰肢好。 天与怀春风味早。 画眉匀脸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称小。 东城杨柳西城草。 月会花期如意少。 思量心事薄轻云,绿镜台前还自笑。 |
| 投老逍遥屺与堂,天刑真已脱桁杨。 缘源静翳无鱼淰,度谷深追有鸟颃。 每苦交游寻五柳,最嫌尸祝扰庚桑。 相看不厌唯夫子,风味真如顾建康。 |
| 点点琼酥,初寒乍结。 看来未忍轻轻折。 园林正告久萧条,春工著意饶先发。 眼底不凡,枝头自别。 也知彻苦宜霜雪。 这般风味凭馨香,怎教桃李同时节。 |
| 谁与江瑶角长雄,一时风味两无同。 吾儿不友王文度,底肯分甘及乃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