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鱼来自瘴江滨,一读家书一怆神。 见说炎荒风土恶,可无神物护忠臣。 |
| 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 今日始知风土异,浔阳南去鹧鸪啼。 |
| 数客同吟棹,羁怀得少宽。 山晴平眺远,滩涩泝流难。 饥鹊窥茶鼎,游鱼识钓竿。 天南风土别,晚岁未全寒。 |
|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 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
|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 一日三四迁,处处售虾鱼。 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狙。 孰云风土恶? 白洲生绿珠。 |
| 曾几何时屡乞晴,炉烟未断已收声。 天於老子亦多可,国有丰年方太平。 风土不堪人佩犊,月明无复夜啼鼪。 及今便可归田去,牛背斜阳一笛横。 |
| 南州风土滞龙媒,黄纸初飞敕字来。 二月曲江连旧宅,阿婆情熟牡丹开。 |
| 好花赋与本天才,料得灵根天上来。 应为长安恶风土,故教北地不栽梅。 |
| 一株杨柳一株花,原是唐朝卖酒家。 惟有吾邦风土异,春深无处不桑麻。 |
| 何日燕南去,平生此别稀。 定知花已发,不及雁先归。 寒日连云惨,惊沙带雪飞。 云中风土恶,换尽别家衣。 |
| 江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 远客思边草,孤根暗碛沙。 何曾逢寄驿,空自听吹笳。 今日樽前胜,其如秋鬓华。 |
|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 风土虽知教,程途自致贫。 浸天波色晚,横笛鸟行春。 明发千樯下,应无更远人。 |
| 闻道南丹风土美。 流出溅溅五溪水。 威仪尽识汉君臣,衣冠已变番子。 凯歌还、欢声载路。 一曲春风里。 不日万年觞,猺人北面朝天子。 |
| 曾见重华巡狩来,漓江庙宇野棠开。 山无桧柏皆岩穴,地有芝苓尽药材。 花布短衣齐膝制,竹皮长帽覆眉裁。 也应风土交州近,丹荔红椒不用栽。 |
|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 |
| 云溪驿里经过处,六七年间两度行。 风土不殊初到日,雨墙难认旧题名。 异方见月思乡县,远客逢秋念友生。 明日巴陵江上酒,弟兄相对不胜情。 |
| 南来风土已安之,事已当还敢故违。 铜柱略无功可录,玉关空幸死前归。 眼看余剂怜犹在,力凭征鞍觉尚微。 此去上还官印绶,却来传授祖师衣。 |
| 我栽苦瓠连根苦,君种甜瓜苦更多。 自是海边风土别,不因种子得来讹。 |
| 故友汉中尉,请为西蜀吟。 人家多种橘,风土爱弹琴。 水向昆明阔,山连大夏深。 理闲无别事,时寄一登临。 |
| 生世岂不长,少年忽已老。 况复涉忧患,余生仅能保。 客乡风土殊,水火异湿燥。 百事每随人,五更起常早。 宁能逐声利,冰炭置怀抱。 有酒陶一觞,身外无复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