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生爱湓浦,亦复思匡庐。 恨无谢公屐,日与佳景疏。 兹岩特旷快,一览已有余。 骤雨过轩槛,清风来绮疏。 因怀骑鲸客,更欲凌空虚。 |
| 夜夜阴云如泼墨,雨势欲挽银河竭。 春工十八落泥涂,骤雨谁云不终日。 魏紫姚黄业已空,嬉游何足介心胸。 只恐年年禾黍地,浸淫尽入阳侯宫。 凭谁为我呼少女,扫空阴翳开天宇。 光风霁日暖层霄,坐令六合同歌舞。 |
| 骤雨新秋晚,微晴墟落间。 悠然抱藜杖,率尔倚柴关。 空壑才容水,流云故满山。 遥知城市里,应羡此身闲。 |
| 山吐月。 画烛从教风灭。 一曲瑶琴才听彻。 金蕉三两叶。 骤雨身凉还热。 似欠舞琼歌雪。 近日醉乡音问绝。 有时清泪咽。 |
| 落魄逍遥一醉仙,笑携藜杖夕阳边。 三年睡法应须得,九蕴仙方妙不传。 骤雨猛催今日作,老苔为锁异时镌。 偶来水绿红花野,自与庐山亦有缘。 |
| 江头骤雨壮滩声,汹涌琮琤乱石鸣。 咫尺烟林展图画,三三村落隔阴晴。 方贪暍暑逡巡退,坐觉风霜指顾生。 试倚篷窗临石壁,哦诗心迹得双清。 |
| 车中鉴书罢,举头失青山。 五百无纤云,春晴固应悭。 须臾骤雨过,忽已罗青鬟。 天公自知我,所遇无不安。 奈何苦相戏,晦明翻覆间,浮云虽暂收,未肯故山还。 终当买不借,践此泥涂艰。 |
|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
| 上坂车声迟,下坂车声快。 迟如鬼语相喧啾,快如如溪沙泻呜濑。 一车人十捧拥行,江南江北不计程。 青天白日有时住,无人止得车轮声。 晚来骤雨声濯濯,平晓郊原尽沟壑。 方悟车家进退难,不如田家四时乐。 |
| 宿雾浓云拨不开,更倾骤雨下天来。 天公也喜人欢聚,故遣斜阳送一杯。 |
| 一番骤雨洗骄阳,秋色先贻枕簟凉。 正作故山归梦好,觉来幽恨独何长。 |
| 都城水绿嬉游处。 仙棹往来人笑语。 红随远浪泛桃花,雪散平堤飞柳絮。 东君欲共春归去。 一阵狂风和骤雨。 碧油红旆锦障泥,斜日画桥芳草路。 |
|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飚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散雪交余辉。 凌寒山驿孤,持盃空自疑。 |
| 沐罢便轻帻,消摇咏晚天。 清风苏病鹤,骤雨集鸣蝉。 旧史堆缃素,新经录洞玄。 谁知城郭里,别自有林泉。 ¤ |
| 萸房迎令凶,菊蕊入芳筵。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 悲风咽横吹,骤雨迭繁弦。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
| 圭塘种藕已多时。 贴水晓星稀。 生意一朝回。 便万柄、红酣绿*。 连宵骤雨,透空繁响,清绝不容诗。 对境写襟期。 要无愧、鸱夷子皮。 |
| 圭塘种藕已多时。 贴水晓星稀。 生意一朝回。 便万柄、红酣绿*。 连宵骤雨,透空繁响,清绝不容诗。 对境写襟期。 要无愧、鸱夷子皮。 |
| 时雨真成大有年,斯民沟壑救将然。 麦根肥润桑叶大,春陇未鉏蚕未眠。 奔走风雨连晓色,起寻佳句写由拳。 李成六幅骤雨笔,挂在东南楼阁前。 |
|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
| 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 天河元自白,江浦向来澄。 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 馀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江月辞风缆,江星别雾船。 鸡鸣还曙色,鹭浴自清川。 历历竟谁种,悠悠何处圆。 客愁殊未已,他夕始相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