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禅月大师见赠》

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支。
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高僧惠我赠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首联“顿豁尘心展白眉”,诗人用“顿豁”形容惠我赠诗的醍醐灌顶之效,使诗人的尘世之心得到了洗涤。而“展白眉”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豁然开朗、心情舒畅的样子,就像眉毛舒展开来一样。这一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受到高僧启示后的心灵变化。 颔联“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诗人用“谷中花”和“潭底月”来比喻高僧的诗作,表现出高僧的诗作如同山谷中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又如同潭底的月亮在夜色中洒下清辉,给人以清秀、宁静之感。这一联用生动的比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僧诗作的赞赏。 颈联“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支”,诗人用“法界莲”和“人间桂”来比喻高僧的品格和修行,表达了高僧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品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像高僧一样修行,不屈服于人世间的种种诱惑和困扰。 尾联“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诗人用漂泊不定的经历来表达自己与高僧相遇的遗憾,因为自己与高僧的相识来得太迟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高僧的深深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受到高僧启示后的心灵变化、高僧的诗作和品格、诗人的经历以及对高僧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修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诗词关键字: 七言诗 因循 高僧
相关诗词
  • 1
    [宋]
    高而无上,低而无下。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
    临济大师到此咬嚼不破,被黄蘖拄杖再三痛打。
  • 2
    [宋]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
  • 3
    [宋]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