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放生慈济法门》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比丘某甲的自省过程,通过忏悔过去的行为和观念,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解脱的渴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几句表达了某甲自我反思的心情和因佛法而萌发的决心,他承认自己曾陷入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沉迷,被各种色声香味触法所吸引,被六根所迷,不能自拔。 2. “无始业障海”至“六贼游戏中”这几句描述了某甲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如何被六根所误导,犹如在六根的陷阱中游戏,不断产生妄想和执着。 3. “无有暂停时。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描绘出一种无法自控的状态,这也是沉迷的表现。 4.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这里表达了某甲对因果业报的理解,认识到一切都是虚妄的,都是因妄想而起。 5.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表达了某甲对迷惑的无奈和无助,被惑和业缚无法解脱。 6.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描绘了某甲的未来前景,他将永远陷入苦难之中,无法听到正法之音,也无法真正忏悔自己的过错。 7.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这里表达了某甲对佛菩萨的祈求,希望得到佛菩萨的慈悲加持,使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忏悔。 8.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毕故不造新”最后表达了某甲决心清除过去的恶业,不再造新恶,以寻求内心的清净和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通过佛法反省自我,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寻求解脱的过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佛法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人性的弱点和困境。
创作背景
宋代的释遵式创作《放生慈济法门》的背景主要与佛教的慈悲观念、宋代社会的文化环境,以及释遵式个人的经历和信仰有关。 首先,佛教倡导慈悲为怀,尊重生命,放生是一种体现慈悲精神的行为。释遵式作为佛教徒,创作《放生慈济法门》是为了弘扬佛教的慈悲观念,教导人们通过放生积德、修福。 其次,宋代社会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佛教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释遵式借助社会文化的有利环境,通过著书立说,传播佛教的教义和思想。 此外,释遵式的个人经历和信仰也对《放生慈济法门》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佛教慈悲精神的深入理解,促使他撰写此书,以教导更多的人践行慈悲、放生的善举。 综上所述,《放生慈济法门》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佛教文化、宋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释遵式个人的信仰和经历等多个方面。
上一首
《到家》
诗词关键字: 猿猴 比丘 业障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