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分类标签: 赞美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很像是孔子的《获麟歌》。诗三章,其首句描写麒麟,次句描写贵族,末句慨叹不幸的麒麟。意在以贵族打死麒麟比喻统治阶者迫害贤人(包括孔子自己)。
赞美贵族公子,而以“麟”起兴,这在古代却是一桩异常庄重和动情的事。所谓“麟”,其实就是糜,鹿之一种而已。不过古代传说中的“麟”,却非同寻常:据汉刘向《说苑》称,“麒麟,麕身牛尾,圜头一角,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择土而践,彬彬然动则有容仪”;《春秋感应符》更发挥“一角”之义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荀子》亦云:“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恶杀,麟在郊野。”大抵是一种兆示“天下太平”的仁义之兽。所以后儒赞先王之圣明,则眉飞色舞于“麒麟在圃,鸾凤来仪”;孔子生春秋乱世,则为鲁哀公之“获麟”而泣,以为麟出非时也。
明白了“麟”在古人心目中的尊崇地位,即可把握此诗所传达的热烈赞美之情了。首章以“麟之趾”引出“振振公子”,正如两幅美好画面的化出和叠印:眼间刚出现那“不践生草、不履生虫”的仁兽麒麟,悠闲地行走在绿野翠林,却又恍然流动,化作了一位仁厚(“振振”)公子,在麒麟的幻影中微笑走来。仁兽麒麟与仁厚公子,由此交相辉映,令人油然升起一股不可按抑的赞叹之情。于是“于嗟麟兮”的赞语,便带着全部热情冲口而出,刹那间振响了短短的诗行。二、三两章各改动二字,其含义并没有多大变化:由“麟”之趾,赞到“之定”、“之角”,是对仁兽麒麟赞美的复沓;至于“公子”“公姓”“公族”的变化,则正如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所说,“此诗公姓犹言公子,特变文以协韵耳。公族与公姓亦同义”。如此三章回旋往复,眼前是麒麟、公子形象的不断交替闪现,耳际是“于嗟麟兮”赞美之声的不断激扬回荡。视觉意象和听觉效果的交汇,经过了叠章的反覆唱叹,所造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兴奋、热烈的画意和诗情。
诗词关键字: 公子
相关诗词
  • 1
    [唐]
    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
    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跔。
    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 2
    [明]
    毛沧儿,毛沧儿,沧儿生在兰沧西。
    兰沧去天万有三千里,土人花脚金两齿。
    沧儿之父名声达天子,天子遣使远召之,沧儿随父来京师。
    沧儿年几何?
    三岁尚不足,两岁颇有余。
    顶犀眼漆唇抹朱,学语未成意态殊。
    麒麟之子,宛马之驹,产自绝域升天衢,人言传书有种非尔雏?
    尔父年几何?
    五十逾六未及耆。
    十五年落西南夷,西南之人愚不识,长官麾呵妇女笑骂儿童欺。
    昔辞乡里六亲俱,白发黄口同系累。
    一家尽死,一身在载锡,尔胤惟有天公知。
    天公知,又锡尔冠
  • 3
    [明]
    麻姑之山撑半空,麻姑之水飞长虹。
    奔流到城不到海,酿春尽入糟丘中。
    前年足迹半天下,曾访麻姑当盛夏。
    麻姑酌我三百杯,玉山颓然醉方罢。
    麒麟之脯擘荐酒,世间此味何曾有。
    醒来欲再访麻姑,万叠千重云有无。
    君家留我亦不减此味,酒泉如海何须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