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林子方秘书赴广东提举》 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

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

意思: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

出自作者[宋]林亦之的《送林子方秘书赴广东提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出使岭南,路过越王台时,看到当地蛮子风俗淳朴,驿路逢秋,菊花盛开,又听说潮州客地,折梅赠别。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想起了自己被贬到潮州的事。 首联“乘轺岭外丈人回,奉使天南学士来”,作者出使岭南,回来时遇到了被贬到潮州的韩愈。“丈人”是对老人的尊称,这里指韩愈。作者乘着车马行经岭外,回来时韩愈奉命来到天南。这一联概括了韩愈被贬遇赦回来的经过。“天南”点明地点,“奉使”说明韩愈是以使者身份被贬到潮州的。 颔联“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这两句是说韩愈一家世代都是使节和官员。“蛮子洞”指岭南一带地方,“旌节”指朝廷给使臣的凭证。这一联概括了韩家的门第和韩愈被贬的处所。“蛮子洞”和“越王台”一写地,一写人,并互文见义。“一门”说明韩家世代有人做官,有较高的门第。这一联对仗工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颈联“驿辞濑口初逢菊,界入潮州客折梅”,这是写韩愈在岭南与家人久别重逢的情景。“驿辞”、“初逢”说明和家人分别很久了,一逢着就是到了客地。“菊”是酒的象征,“梅”是梅花的代称。这一联是说在到达客地时逢着菊花,又听说在潮州时曾有人折梅赠别。这一联既写了韩愈在岭南的思乡之情,又写了岭南人民的淳朴之情。 尾联“莫怪襄阳负韩约,芸香又好赐环催”,这一联是说韩愈被贬到潮州这件事不能全怪罪于樊素德。“莫怪”、“好赐环”都是对樊素德的赞许。“襄阳”指韩愈。“芸香”是书籍的代称。这一联含蓄地表达了韩愈将再被召回的愿望。 这首诗既赞颂了韩愈的功业和门第,又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愿望。诗中多用典故和代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乘轺岭外丈人回,奉使天南学士来。
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
驿辞濑口初逢菊,界入潮州客折梅。
莫怪襄阳负韩约,芸香又好赐环催。

关键词解释

  • 越王台

    引用解释

    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

  • 家声

    读音:jiā shēng

    繁体字:家聲

    意思:(家声,家声)
    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
      ▶《史记•李将军列传》:“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新唐书•狄兼谟传》:“卿,梁公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蛮子

    读音:mán zǐ

    繁体字:蠻子

    英语:southerner

    意思:(蛮子,蛮子)

     1.古代戎蛮部落的首领。子,爵位名。
      ▶《春秋•昭公十六年》:“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 王台

    引用解释

    1.指 春秋 吴王 阖闾 所筑之 姑苏台 ,在 姑苏山 上。一说 夫差 筑。《国语·吴语》:“ 越 师遂入 吴国 ,围王臺。” 韦昭 注:“王臺, 姑苏 。”

    2.指工蜂为培育蜂王所筑的巢房。房形长大,房壁较厚,房口朝下。 巴金 《电》五:“ 英 ,你记住,看见蜂在做王台,就毁掉它,免得分封太快了。”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