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茂才冯彭年》 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

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

意思:没有像搞藻妙,所痛惜知音稀少。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寄茂才冯彭年》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忧郁的感觉,蕴含着作者对异代文化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孤独、寂寥的情绪。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异代甘泉赋,谁当颂太微”,作者通过“异代甘泉赋”一句,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谁当颂太微”则流露出对现今无人能真正理解、赞颂古代文化的遗憾。 颔联“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化精髓无人赏识的感慨,“摛藻妙”是对古代文化精髓的赞美,“赏音稀”则是对人们无法欣赏、理解这种精髓的遗憾。 颈联“渐远江关树,方单客子衣”,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渐变,以及“客子衣”的孤独,表达了诗人渐行渐远,孤独寂寥的心情。 尾联“扁舟舣何许,霰雪暮霏霏”,以景结情,通过描绘扁舟在霰雪中停泊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寂寥的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对现实中无人能真正理解、欣赏古代文化的遗憾,同时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寥的心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异代甘泉赋,谁当颂太微。
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
渐远江关树,方单客子衣。
扁舟舣何许,霰雪暮霏霏。
作者介绍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无如

    读音:wú rú

    繁体字:無如

    英语:but; however (无奈)

    意思:(无如,无如)

     1.无奈。常与“何”配搭,表示无法对付或处置。
      ▶《礼记•哀公问》:“寡人既

  • 摛藻

    读音:chī zǎo

    繁体字:摛藻

    意思: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也。”
      ▶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行》:“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