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吊比干墓》 有骨不为土,应作直木根。

有骨不为土,应作直木根。

意思:有骨不被当地,应作直木根。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吊比干墓》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殷辛帝的典故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忠奸不辨、佞福祸害、背恩忘义等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首联“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乾刚既一断,贤愚无二门”,诗人以殷辛帝自比,表达了对权力和尊位的厌倦,对公正无私的追求。同时,通过“乾刚既一断,贤愚无二门”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希望贤愚有别,不因地位和权力而改变。 颔联“佞是福身本,忠是丧己源”,诗人对佞臣的批判入木三分。他认为佞臣是祸害自身的根源,忠臣则是保持自身品行的源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佞臣的痛恨和对忠臣的敬仰。 颈联“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诗人以饿虎比喻那些背恩忘义、骨肉情薄的人,表达了对亲情和仁义的深深忧虑。 尾联“有骨不为土,应作直木根。今来过此乡,下马吊此坟。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诗人反思君臣关系,认为应该以道义为先,而不是以权力为尊。他表示愿意为正义而战,但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困境和无奈表示了深深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亲情仁义、君臣道义等方面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语言犀利,情感深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社会的深深忧虑和对公正无私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
乾刚既一断,贤愚无二门。
佞是福身本,忠是丧己源。
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
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
有骨不为土,应作直木根。
今来过此乡,下马吊此坟。
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木根

    引用解释

    树根。 唐 孟郊 《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宋史·五行志三》:“﹝ 政和 三年﹞十月, 武义县 木根有‘万 宋 年岁’四字。”

    读音:mù gēn

  • 不为

    读音:bù wéi

    繁体字:不為

    意思:(不为,不为)
    I

     1.不做;不干。
       ▶《诗•卫风•淇奥》:“善戏嚯矣,不为虐兮。”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 作直

    读音:zuò zhí

    繁体字:作直

    意思:谓以直道立身行事。
      ▶明·陈子龙《赠钱牧斋少宗伯》诗:“作直称遗古,推贤更得邻。”

    解释:1.谓以直道立身行事。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