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不出门》 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意思:能走便是真修行,何必降魔调伏自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不出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状态和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安静、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的向往。 首句“不出门来又数旬”,诗人描述了自己长时间没有出门,暗示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将何销日与谁亲”则表达了这种状态下的孤独和无聊,似乎在问自己如何打发这漫长的日子,又能和谁亲近呢? 第二句“鹤笼开处见君子”和第三句“书卷展时逢古人”描绘了诗人与书、鹤为伴,通过阅读和学习来寻找精神的寄托和慰藉。这里的“鹤”常常被视为高洁、清雅的象征,而“书卷”则代表了知识和智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这些“君子”为伴,寻找自己的“君子”之道。 第四句“自静其心延寿命”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认为保持内心的平静可以延年益寿。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长寿的向往。 最后两句“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进一步强调了“真修道”的重要性,即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行为,而在于内心的修炼。这里的“魔”通常指外界的诱惑和困扰,而“调伏身”则是指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行为以应对外界的挑战。诗人认为,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顺应自然,就能达到真正的修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长寿、智慧和道德的向往。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
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修道

    读音:xiū dào

    繁体字:修道

    英语:cultivate oneself according to a religious doctrine

    意思:(参见脩道)

     1.犹行道,谓实践

  • 便是

    读音:biàn shì

    繁体字:便是

    英语:be

    意思:
     1.即是,就是。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即僕便是鬼。’”明·

  • 真修

    读音:zhēn xiū

    繁体字:真修

    意思:精诚修持。
      ▶明·陈汝元《金莲记•证果》:“对章子厚数语暗嘲,顿起琼崖祸祟,仍在京师寄住,还期净土真修。”

    解释:1.精诚修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