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
意思:各公他鞭打立威名,只有你爱护百姓如同父兄。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廖侯的乡丈人的赞扬和敬仰。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对比、比喻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廖侯的品德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廖侯的敬仰之情。
首联“虚舟无事鸥与游,良贾深藏客争席”,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廖侯的闲适生活。廖侯的“虚舟”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无欲则刚,与鸥鸟同游,表现出他的超脱和自由。而“良贾深藏”则表现了他善于隐藏自己的才华,避免锋芒毕露,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这一联通过描绘廖侯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廖侯的敬仰之情。
颔联“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廖侯与其他官员的不同之处。其他官员为了树立威名,采用鞭打、责骂等手段,而廖侯却像对待父兄一样爱护百姓。这一联表达了廖侯的仁爱之心和为民服务的情怀。
颈联“人情居官若邮传,假守摄丞尤自便”,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人情世态。在官场中,人们像邮差一样传递消息,各自为政,而廖侯却能够使人人得尽情,表现出他的公正无私和体恤民情。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廖侯的赞赏之情。
尾联“赠行欲借笔如椽,公不肯留鼓催船”,表达了作者对廖侯的敬仰之情和期望之情。作者希望为廖侯送行时能够借笔如椽,留下美好的文字,但廖侯却不肯停留,催促船只前行。这一联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廖侯的敬仰之情和期望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廖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为民服务的情怀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虚实结合、对比、比喻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廖侯在宜春治理地方时的赞美和期望之情,体现了作者对地方治理的关注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