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编局》 大理得拜陶,汝曹应颡泚。

大理得拜陶,汝曹应颡泚。

意思:大理到拜陶,你们应额头汗。

出自作者[宋]高斯得的《编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对古代社会的一些不公、不义之事进行了抨击,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首段描述了舜作为天子,皋作为普通士人,瞽瞍杀了人却被执而不问的情况。诗人借此批判了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强权的愤慨。 第二段则是对编局荡巢穴行动的赞扬,诗人认为应该将那些罪恶之人绳之以法,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被无辜牵连的布衣韦带的同情,认为他们只是因为奸京法而被处理。 第三段则是对秦相褒衣人的批评,诗人认为秦相不重视褒衣人,只是以忠恕之道处理事情,这显然是不够的。诗人呼吁能够有更多的人能够运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 最后一段诗人表达了对大理寺官员的敬意,认为他们能够秉公处理案件,为民除害。同时,诗人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无助。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社会问题,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舜为天子皋为士,瞽瞍杀人执而已。
从来三尺天下平,析律二端真可鄙。
近闻编局荡巢穴,尽取鼠辈尸诸市。
布衣韦带三十余,笞配黥流动千里。
独遗太学四五士,但以奸京法从事。
秦相不重褒衣人,曷为忠恕而已矣。
乃知能掉三寸舌,极恶穷凶犹可恃。
大理得拜陶,汝曹应颡泚。

关键词解释

  • 大理

    读音:dà lǐ

    繁体字:大理

    英语:Dali [home of the Bai People]

    意思:
     1.掌刑法的官。
      ▶秦为廷尉,汉·景帝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

  • 颡泚

    读音:sǎng cǐ

    繁体字:顙泚

    意思:(颡泚,颡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
      ▶赵岐注:“颡,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惭,故汗泚泚然出于额。”后因以“颡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