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令宣和尚院》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意思:只有爱谈诸祖,曾经在大饥荒。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题令宣和尚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透过轩窗可以看到山岚的翠色,这暗示了诗人身处山野之中,周围是自然的美景。而“师得世情忘”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似乎已经忘却了世俗的纷扰,沉浸在这个清幽的环境中。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兴趣和追求。他热爱谈论祖师的教诲,这可能暗示他对禅宗的热爱。而“曾经宿大荒”可能意味着他对禅宗教义的深入理解,以及他对禅修的体验。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泉声和云片都是自然的声音和景象,它们与卧榻和炉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最后,“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诗人似乎在邀请来访者,让他们看看经书,也许是在提醒他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来访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从经书中得到启示,过上更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曾经

    读音:céng jīng

    繁体字:曾經

    短语:就 都 一度 既 已 曾

    英语:once

    意思:(曾经,曾经)
    表示从前经歷过或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 大荒

    读音:dà huāng

    繁体字:大荒

    英语:great famine

    意思:
     1.荒废不治。
      ▶《荀子•强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杨倞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