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赵民瞻韵》 草赋未曾师屈宋,哦诗岂复慕阴何。

草赋未曾师屈宋,哦诗岂复慕阴何。

意思:草赋不曾老师屈宋,哦诗难道又羡慕阴是什么。

出自作者[宋]洪皓的《次赵民瞻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年长的学者对年轻才子宗英的赞赏和期待的。诗中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宗英的才华,以及他们共同追求学问和教育的态度。 首句“假馆连墙数见过”,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宗英这样的年轻才子接近,愿意提供帮助,共同学习。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也展示了他的学术精神和对年轻一代的关心。 “宗英年少隽才多”是对宗英的赞美,他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设科不倦来群彦”一句,描绘了他们共同探讨学问,不倦地追求知识的场景。这体现了他们共同追求学问的精神和对知识的热爱。 “教学无他伏众魔”一句,表达了他们对教育的重视,认为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展示了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草赋未曾师屈宋,哦诗岂复慕阴何”这两句是对他们各自文学才能的描述。他们尚未达到像屈原、宋玉那样的赋赋水平,但他们的诗歌创作也并非只追求形式和技巧,而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思想。 最后两句“后生可畏吾将老,终养心违愧蓼莪”表达了他们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和担忧。他们感到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问和教育中去,这让他们感到遗憾和愧疚。同时,他们也深感后生可畏,对年轻一代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学问、教育、年轻一代的热情和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假馆连墙数见过,宗英年少隽才多。
设科不倦来群彦,教学无他伏众魔。
草赋未曾师屈宋,哦诗岂复慕阴何。
后生可畏吾将老,终养心违愧蓼莪。

关键词解释

  • 未曾

    读音:wèi zēng

    繁体字:未曾

    短语:远非 罔 毋 绝非 从不 莫 靡 从未

    英语:ne\'er

    意思:不曾。
      ▶《墨子•亲士》:“缓贤忘事,而能

  • 草赋

    读音:cǎo fù

    繁体字:草賦

    意思:(草赋,草赋)
    创作诗赋。
      ▶宋·陆游《晚秋野兴》诗:“一生眼境常如此,草赋凭谁问大钧。”
      ▶宋·陆凝之《念奴娇》词:“长记草赋梁园,凌云笔势,倒三江秋色。”

  • 阴何

    读音:yīn hé

    繁体字:陰何

    意思:(阴何,阴何)
    南朝·梁诗人何逊和陈诗人阴铿的并称。
      ▶唐·杜甫《解闷》诗之七:“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唐·殷尧藩《酬雍秀才》诗之二:“兴来聊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