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眼睛。《后汉书·袁敞传》:“识其状貌,伤其眼目。”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自后所患眼目,不曾再发疼痛。”《儒林外史》第二九回:“琉璃塔金碧辉煌,照人眼目。” 冰心 《往事(二)》一:“图画的色彩也加倍鲜明,动摇了我们的心灵与眼目。”
2.眼力;见识。 宋高宗 《翰墨志》:“况流传歷代之久,贋本杂出,固不
读音:dào rén
繁体字:道人
英语:Taoist
意思: 1.有极高道德的人。 ▶《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 ▶王先谦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
读音:jù yǎn
繁体字:具眼
意思: 1.谓有识别事物的眼力。 ▶宋·陆游《冬夜对书卷有感》诗:“万卷虽多当具眼,一言惟恕可铭膺。” ▶宋·严羽《沧浪诗话•考证》:“杜诗中‘师曰’者,亦‘坡曰’之
读音:lóng gǔ
繁体字:聾瞽
意思:(聋瞽,聋瞽) 1.犹聋盲。 ▶《墨子•耕柱》:“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上》:“下至聋瞽瘖哑残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