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靖康建炎事,尝闻诸公言。

靖康建炎事,尝闻诸公言。

意思:建炎靖康之耻事,我听说你们说。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靖康建炎事,尝闻诸公言》是一首对靖康之难和建炎年间历史的深沉悲愤的诗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国家局势的忧虑,对那些在国家危难时刻未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志士的同情和敬意。 首段描绘了当时志士们心中的痛苦和悲愤,他们的声音哽咽,气吞山河,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中提到的“新亭”典故,表达了志士们对中原沦陷的痛心疾首,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于国家复兴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段,作者对君王的战略眼光和国家的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指出,当前社会对于和平安逸的追求已经习以为常,而国家恩惠的回报也变得模糊不清。作者认为,修养生息和恢复战争秩序应该有序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暮气而错失了机遇。 整首诗以悲壮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靖康之难和建炎年间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中的“风云澹乾坤”一句,更是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篇,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对志士们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考和感人的情感,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靖康建炎事,尝闻诸公言。
志士日夕心,鸣咽声气吞。
新亭五十年,尘埃尚中原。
君王大经略,梦想天河翻。
时情习安宴,未辨酬国恩。
修攘亦有序,此事难遽论。
所要夙昔怀,勿以暮气错。
为公一悲歌,风云澹乾坤。

关键词解释

  • 诸公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諸公

    意思:(诸公,诸公)

     1.众公卿。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
     

  • 靖康

    读音:jìng kāng

    繁体字:靖康

    意思:安康,安乐。
      ▶宋·曾巩《襄州岳庙祈雨文》:“甽亩克谐于丰富,里闾皆保于靖康。”

    解释:宋钦宗(赵桓)年号(公元1126-1127)。

  • 公言

    读音:gōng yán

    繁体字:公言

    意思:
     1.公开谈论。
      ▶《史记•孝文本纪》:“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魏书•刘昶传》:“高祖曰:‘国家本来有一事可慨。可慨者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