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简周文显借王有道集二首》 家有校书诗百首,可能乞我助三余。

家有校书诗百首,可能乞我助三余。

意思:家有校书诗一百首,能不能给我帮三个多。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简周文显借王有道集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崇尚节操、爱好读书的先生,他虽然年事已高,生活简朴,但仍然坚持读书和写作。 首句“先生风节昔人似”,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先生的崇敬之情。诗人用“风节”一词,表达了这位先生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与古人的风范相似。 “白发箪瓢犹嗜书”描绘了这位先生虽然年事已高,生活简朴,但仍然热爱读书的形象。用“箪瓢”象征他的清贫生活,而“嗜书”则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执着。 “家有校书诗百首”是描述这位先生拥有丰富的藏书和良好的读书环境,他能够自己校订诗集,这表明他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学识。 最后一句“可能乞我助三余”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这位先生的指导,共同探讨文学的愿望。这里的“三余”是指可以利用的三种时间:闲余、寒余、夜余,表达了诗人愿意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文学的决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崇尚节操、爱好读书的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生风节昔人似,白发箪瓢犹嗜书。
家有校书诗百首,可能乞我助三余。

关键词解释

  • 可能

    读音:kě néng

    繁体字:可能

    英语:might

    意思:
     1.表示可以实现。
      ▶《礼记•祭义》:“养可能也,敬为难。”
      ▶孔颖达疏:“供养父母可能为也,但尊敬父母是为

  • 校书

    读音:jiào shū

    繁体字:校書

    意思:(校书,校书)

     1.校勘书籍。
      ▶《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建初中,肃宗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臺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
      ▶《三

  • 三余

    读音:sān yú

    繁体字:三餘

    意思:(三余,三余)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歷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