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寻南溪常道士》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意思: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寻南溪常道士》

全文创作背景

《寻南溪常道士》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唐代大历时期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大历时期,社会处于一个感伤的时代,很多诗歌都带有感伤色彩。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寻求精神的满足。这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诗人刘长卿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述了诗人寻访道士的经历,虽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但他却从中获得了精神的惬意和心理的满足。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人世困惑,追求内心平静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禅意

    读音:chán yì

    繁体字:禪意

    意思:(禅意,禅意)
    犹禅心。
      ▶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明·何景明《吹笙》诗:“幽心与禅意,凄切转关情。”

  • 相对

    读音:xiāng duì

    繁体字:相對

    短语:针锋相对

    英语:relatively

    意思:(相对,相对)

     1.面对面;相向。
      ▶《仪礼•士昏礼》:

  • 意相

    读音:yì xiāng

    繁体字:意相

    意思:犹意想。
      ▶《墨子•经说下》:“若易五之一,以楹之抟也,见之,其于意也不易,先智意相也,若楹轻于秋,其于意也洋然。”
      ▶于省吾曰:“《墨子•经说下》‘意相也’,即意想

  • 忘言

    读音:wàng yán

    繁体字:忘言

    意思: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