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研席尝栖一柏堂,至今鱼鼓诉凄凉。

研席尝栖一柏堂,至今鱼鼓诉凄凉。

意思:研究席曾住在一个柏堂,到现在鱼鼓申诉凄凉。

出自作者[宋]王柏的《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研席尝栖一柏堂,至今鱼鼓诉凄凉。溪山不掩中和气,发见随时草木香》是由明朝诗人张宁所作。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句“研席尝栖一柏堂,至今鱼鼓诉凄凉”,诗人描述了一个古老的柏堂,曾经是诗人研席休息的地方。如今,那个地方已经不再有人的气息,只有一只鱼鼓在诉说着凄凉。鱼鼓,一种古老的乐器,诗人用它来象征过去的记忆和过去的文化。 “溪山不掩中和气,发见随时草木香”,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中的一种和谐气氛,山清水秀,草木香甜,这都是中和之气的影响。中和之气是一种儒家的哲学理念,代表了和谐、平衡、中庸的思想。在这里,诗人用它来描绘自然景色,也用来比喻人的行为和态度,应该追求和谐,中庸之道。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诗人在柏堂中研席休息,感受到过去的文化和自然景色的和谐气氛,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追求和谐,中庸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过去,欣赏自然,感悟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研席尝栖一柏堂,至今鱼鼓诉凄凉。
溪山不掩中和气,发见随时草木香。

关键词解释

  • 柏堂

    读音:bǎi táng

    繁体字:柏堂

    意思:
     1.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间王·琛最为豪首,常与高阳争衡,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绩为绳。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后因以“柏堂”为妓院的代称。

  • 鱼鼓

    读音:yú gǔ

    繁体字:魚鼓

    英语: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意思:(鱼鼓,鱼鼓)

     1.鱼形木鼓。寺院中击之以报时。
      ▶唐

  • 凄凉

    读音:qī liáng

    繁体字:凄涼

    短语:惨痛 惨绝人寰 悲 惨 惨然

    英语:(adj) desolate

    意思:(参见凄凉,悽凉,凄凉)

    <

  • 研席

    读音:yán xí

    繁体字:研席

    意思:砚臺与坐席。亦借指学习。
      ▶《晋书•刘弘传》:“弘有干略政事之才。少家洛阳,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
      ▶明·方孝孺《严光论》:“子陵与光武布衣研席之旧,知其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