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碧峰亭》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意思:高谈阔论连古今,大笑一个欢乐和。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碧峰亭》

全文创作背景

《碧峰亭》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一座名为“碧峰”的山亭时所感受到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创作背景: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碧峰亭》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自然风光时所作,以表达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主题:诗的主题是表现自然之美。通过描绘碧峰山亭周围的山水景色,诗人展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 3. 意象: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来描绘景色,如“碧峰”、“白云”、“绿水”等。这些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景致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两句诗通过对仗和排比,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 5. 情感: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6. 艺术价值:《碧峰亭》作为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还为后世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总之,《碧峰亭》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生动的意象和独特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
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
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怀酌,笔研角文墨。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大笑

    读音:dà xiào

    繁体字:大笑

    短语: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噱

    英语:be in convulsions

    近义词: 狂笑、哄笑

    反义词

  • 雄谈

    读音:xióng tán

    繁体字:雄談

    意思:(雄谈,雄谈)

     1.高谈阔论。
      ▶唐·王勃《山亭兴序》:“雄谈逸辩,吐满腹之精神。”
      ▶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

  • 欢戚

    读音:huān qī

    繁体字:歡戚

    意思:(欢戚,欢戚)
    欢乐与忧愁。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请问锦衣绣裳,不陈于暗室,何必顾众,而动以毁誉为欢戚也?”晋·葛洪《抱朴子•至理》:“遣欢戚之邪情,外得失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