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含世界几千春,非相非形假立名。
意思:镜子含世界几乎一千春,不是相互指责形假立名。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古九十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镜含世界几千春,非相非形假立名。汩没未尝离镜体,怜生谁合饮光人。》是一首对镜子的深度赏析的诗。镜子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高洁的品质,因为它反映真实,不偏不倚,不受任何主观情感的影响。这首诗正是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描绘镜子,表达出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镜含世界几千春,非相非形假立名。”这两句诗表达了镜子的永恒和无我特性。镜子见证了世界的无数年岁,却无我无相,只是静静地存在,这就是它的名字——“镜”。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镜子超然物外、无我无相特性的理解。
“汩没未尝离镜体,怜生谁合饮光人。”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镜子的特质。镜子始终保持清澈,没有离开过本体,这就如同那些坚韧不屈、正直善良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保持自我。然而,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诗人在此提出问题,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理解并欣赏镜子的人的深深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镜子这一象征物,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无我、坚韧不屈等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中那些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些品质的人的期待。这种追求和期待,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理想和追求。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意象丰富而深刻,使人能够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对镜子及其所代表的品质的深深热爱和敬仰。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