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老人观牧图》 行歌带索拾遗穗,耳静不复闻征鼙。

行歌带索拾遗穗,耳静不复闻征鼙。

意思:行歌带索拾遗穗,耳静不再听说征鼙。

出自作者[宋]崔鶠的《和老人观牧图》

全文创作背景

崔鶠的《和老人观牧图》是一首宋代诗,创作背景并不十分清楚,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看牧图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 诗中提到“作官畏人嘲,胡孙骑牧牛”,可以看出诗人曾经担任过官职,但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他选择了离开官场,回到田园生活中。在他的描绘中,田园生活充满了宁静、和谐和美好,他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同时,诗中也有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的表达,诗人认为功名亦妄尔,不如在田园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思想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崔鶠的《和老人观牧图》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有关,表达了他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作官畏人嘲,胡孙骑牧牛。
却离大江水,还家整归舟。
还家此计不可移,此乐勿令儿辈知。
行歌带索拾遗穗,耳静不复闻征鼙。
功名亦妄尔,吾生去此将安之。
趁此青草长,自牧牛与羊。
不减九十头,何翅三百强。
沙平水浅南山下,千角万蹄如此画。
牛腰吹笛遡秋风,不问人间矍铄翁。

关键词解释

  • 拾遗

    读音:shí yí

    繁体字:拾遺

    英语:gleaning

    意思:(拾遗,拾遗)

     1.拾取他人的失物。
      ▶《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

  • 行歌

    读音:xíng gē

    繁体字:行歌

    意思:边行走边歌唱。藉以发抒自己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意向、意愿等。
      ▶《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
      ▶《三国演义》第三五回:“久闻使君纳士招贤,

  • 带索

    读音:dài suǒ

    繁体字:帶索

    意思:(带索,带索)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
      ▶《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晋·陶潜《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

  • 征鼙

    读音:zhēng pí

    繁体字:徵鼙

    意思:出征的鼓声。亦比喻战事。
      ▶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之二:“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明·俞汝言《进艇》诗:“作客乘春行处好,故乡曾否息征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