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意思:已传花洞将秦国接,再指着茅山和蜀通。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赠道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高士的形神风貌,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
首联“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诗人通过不书高士的姓氏,直接描绘其形神,表达了对高士的敬仰之情。这一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高士的形象,使人仿佛看到一位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士,悠然自得地在山林之间游走。
颔联“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诗人通过描绘高士与秦蜀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展现了高士的超凡脱俗。这一联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高士在花洞、茅山、蜀地之间游历的场景,使人感受到高士的豪情壮志和豁达胸襟。
颈联“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诗人通过描绘高士的懒散和甘于乡曲的生活,表达了对高士淡泊名利的敬仰之情。这一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高士的生活状态,使人感受到高士的恬淡和自在。
尾联“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诗人通过描绘高士在市中卖卜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高士的隐逸之风。这一联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高士在市中无人识别的场景,使人感受到高士的孤独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高士的形象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高士的描绘,也传达了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价值观的认同。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