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十三夜月》 中秋未必似今夕,好景其如又隔年。

中秋未必似今夕,好景其如又隔年。

意思:中秋节不一定像今晚,好景会又隔着年。

出自作者[宋]陶梦桂的《八月十三夜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史二君》,作者是宋朝诗人蔡沈。 首先,诗的首联“人情何待十分圆,满目金波已浩然。”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满月,给人以温馨、圆满的感觉,满眼的金波象征着月光的皎洁和月色的浩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色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和期待。 颔联“明到杜陵头上发,寒侵郑老客中毡。”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月光照亮了杜陵,也带来了寒意,使远行的游子感到冷意袭人。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中秋之夜的冷暖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联“中秋未必似今夕,好景其如又隔年。”和“多谢望舒知此意,冰轮缓碾冰加鞭。”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中秋之夜的美好并不一定比平时更胜一筹,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的。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而“多谢望舒知此意”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理解和感激,认为月亮是理解他的心情的,如同月亮缓碾、加鞭般引领他走向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诗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情何待十分圆,满目金波已浩然。
明到杜陵头上发,寒侵郑老客中毡。
中秋未必似今夕,好景其如又隔年。
多谢望舒知此意,冰轮缓碾冰加鞭。

关键词解释

  • 今夕

    读音:jīn xī

    繁体字:今夕

    英语:this evening; tonight

    意思:今晚;当晚。
      ▶晋·左思《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纍月。”
      ▶唐·韩愈《玩月喜张十八员外

  • 好景

    引用解释

    1.美好的景色。 前蜀 魏承班 《木兰花》词:“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 宋 柳永 《雨霖铃》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对许多好景,触目是断肠诗。” 元 刘秉忠 《寄友人》诗:“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

    2.好的景况。如:好景不常。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未必

    读音:wèi bì

    繁体字:未必

    短语:不见得

    英语:may not

    意思:不一定。
      ▶《文子•符言》:“君子能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于为非,而未必免于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