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天下”的诗句有哪些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1、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句诗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这句诗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诗的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这句诗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 3、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原文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4、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诗的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诗出自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 5、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这句诗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表现了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而受到谪贬伊犁充军的处分,被迫在西安与家人分别时为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以及性情人格而作。表达了作者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诗作淳厚雍容、平和大度,颇合大臣之体。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二、有关胸怀祖国的诗句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就义诗》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其一》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林安邸》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记南征诸将》。 三、和国家有关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四、关于描写《天下》的诗词大一点气势的词像岳飞的满江红,就是贴近真正意义上的天下···· 满江红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个好像是歌词,也不知符不符合你的要求。但我一看到天下就想到这个了····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 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 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英魂埋骨他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息 更无语 血泪满眶 马蹄南 去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 要让四方来贺。 或者这个,这是货真价实的古诗····好像是陆游的《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八千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前面两句很有感觉吧···· 或者这个··· 太师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经典又直白的···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五、求文言文句子,关于家国天下您好:提供一点,请参考。 第一 1.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8.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9.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10.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第二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清•陈璧) 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 Í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 释: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Í 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 释:愿把自己的身体长期报效祖国,何必非活着回玉门关内来。 Í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三国•曹植) 释: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Í 名编壮士藉,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释:名字编入了登记壮士的名册,就不能心中想着个人的私事。 献身于国家为国排忧解难,把死看为象归来一样。 Í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宋•欧阳修) 释:被封赠高官并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愿意使天下太平。 Í 一官试易了,报国何时毕?(宋•欧阳修) 释:一任官职很容易过去,但报效祖国永远不能完毕。 Í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明•于谦) 释:离开家乡去为国尽力是寻常的事情,惭愧的是为国没立下什么功劳。 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Í 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谨) 释: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 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释: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Í 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关头岂待商。 (明•瞿式耜) 释:自请留守桂林时已决心牺牲,在以身殉国这样的重大关节上是毫无犹豫,不用商量的。 Í 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 释:没有收复被吐番占领的黄河和湟水等地,不打算考虑回故乡。 Í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宋•谢枋得) 释:因为民族的大义高于一切,为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忠君爱国的礼节重于其他,才知道自己为国牺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宋•岳飞) 释: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要决心饿了食侵略者的肉,渴了喝侵略者的血。 待我们从头把国土收复回来,再去朝见皇上。 Í 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元•萨都刺) 释:想到祖国的疆土需要猛士来保卫,我哪能长年呆在自己的家乡呢? Í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唐•韩愈) 释:本想为国家清除有弊病的事情,怎么肯因为年老体衰而顾惜自己的晚年呢? Í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明•张家玉) 释:大丈夫为国战死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这是英雄事,纵然就是死了也能使史册上留下好名声。 Í 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 (管仲) 释:不为了自己所爱的亲人而危害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人还要亲近。 Í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戎轮台。 (宋•陆游) 释:僵卧在孤村自己并不觉得悲伤,还想着为国家去保卫边地要塞。 Í 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 (清.徐骧) 释:中华呀中华,我是最热爱的,为了国家牺牲自己,死了也是值得的。 Í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 释:孤立无援地在海上战斗了十年,多么希望朝庭的支持。 自己和将士们保卫祖国的一片心血,象洒向千峰的浓霜一般,把峰上的秋叶都染红了。 Í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明•杨继盛) 释: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在天地之间,赤胆忠心可照千古;活着时没能为国尽力,留下忠心也要报效国家。 Í 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 (清•丘逢甲) 释:帝国主义不断侵占我国土,很难划分华夷的界限;自己为了拯救祖国的危亡,准备万死不辞。 Í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南朝 .鲍照) 释:有危机的时候可以看出大臣们的气节,世乱的时候可以看出谁是忠良。 (你看)前方的将士为了报效国家,不怕为国牺牲。 Í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唐•陈子昂) 释:感到边关多事之时自己思念要报效祖国,拔出宝剑离开乡里去从军保国。 Í 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 (宋•李伸之) 释:你请我吃饭喝酒示恩都没有用,因为我以身许国之心苍天已经早就知道了。 Í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 六、关于国家的名言警句外国有关国家的名言: ●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恩格斯)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列宁) ●任何国家都意味着使用暴力(列宁)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阶级的机器,是使人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列宁) ●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关(列宁) ●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它们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恩格斯) ●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任何异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恩格斯) ●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托·伍·威尔逊)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席勒) ●国家实际上放大了的家庭(蒲柏) ●爱家的人才人爱国(柯尔律治) ●保障家庭安全,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是社会文明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埃利奥特) ++++++++++++++++++++++++++++++++++++++++++++++++++++++++++++++++++++++++ 我国有关国家的名言: ●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唐·武则天)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唐·韩愈)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