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认为柳永似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43篇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不是“或名”,《凤栖梧》是《蝶恋花》的一个变体,其格式和字数虽与《蝶恋花》相同,但每句的平仄关系是不同的,柳永的那首是很标准的《凤栖梧》,当然只有部分大学的古汉语教材才将其分开,市面通行的宋词读本依然标做《蝶恋花》,就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我认为还是应该分开的) 在这里王国维显然犯了一个错误,误将此句当作欧阳修的作品. 细观《人间词话》会发现王国维犯了很多错误,常把A君的作品套到B君头上,引用的句子和现在通行的版本有出入也是常有的,毕竟王国维创作时条件有限,大部分都是凭自己记忆,不能一一校准核对. 现在通行的《人间词话》一般都会对有谬误的地方加以标注,很好辨别的.。

2.刘嘉莹中华诗词之美每一节的判断题答案

1、小词虽然是写美女跟爱情,但美女的簪花、照镜、描眉都有丰富的意蕴。 (2.00分)

2、长调如果直抒,不用代词就没有词的美感。 (2.00分)

3、“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是辛弃疾说得 (2.00分)

4、长调的形式是由柳永开创的 (2.00分)

否 90字以上的词就是长调,柳永前就有了,如水调歌头、沁园春、念奴娇、永遇乐等等

5、中国古代诗歌是用来言志言情的 (2.00分)

否 也有很多事言志的

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北宋晏殊的作品 (2.00分)

7、小词虽然是写美女跟爱情,但美女的簪花、照镜、描眉都有丰富的意蕴。 (2.00分)

是 一般文人借美女独守空闺、对镜自怜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8、诗中包涵了一种“潜能”,所以说是“诗言志”。 (2.00分)

9、西方的诗歌注重表演呢 (2.00分)

否 猜的,诗歌又不是歌剧,注重神马表演

10、中国古诗中的兴是指用写物来比喻心 (2.00分)

11、一部作品是否可以给人联想在于描写的内容是否深刻 (2.00分)

否 应该在于能否引起人们的共鸣

12、柳永写长调更加低回婉转,给人很长的想象。 (2.00分)

13、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为武帝皇后卫子夫所作 (2.00分)

否 不是卫子夫,是阿娇

14、《词选》作者是刘义。 (2.00分)

否 张惠言

15、王国维认为词中描写的美女爱情之外的给人的联想就是境界 (2.00分)

16、冯正中表现的是感情的感受。 (2.00分)

17、王国维论词是接触了西方的文学哲学后,独自写出来的。 (2.00分)

18、比是由物及心。 (2.00分)

19、“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采用的是赋的手法 (2.00分)

否 比

20、中国古代的词其实就是歌词 (2.00分)

否 最初的词是歌词,后来固定成一种文学形式后就不是了

3.晏几道、秦少游、柳永、周帮颜四人词风有何异同

提到秦观,就让人揪心,仿佛看到泪眼婆娑的他正独自哀愁。

如果问问词人有多少哀愁,他就会告诉我们他的哀愁如大海一样浩瀚无边,如长江一样无穷无尽,那就是“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

古往今来,无论文人勇士都不免哀愁之苦,不过这些男士大多以拍遍栏杆、抚膺长叹来一抒心中郁积的苦闷,而秦观,正如他上面的这首《江城子》所言,将他的哀愁都化做了眼泪流出来了。秦观究竟留下了多少眼泪?有学者认真专研了这个学术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在秦观的七十七首词中,含有“泪”字的有十三首,频率为16.8%。

可这个频率虽然可以让秦观进入了词人“伤心榜”的前三甲,却不足以使他荣登榜首,晏几道的18.1%以及周邦彦的17.7%更胜一筹。只有将有关哭泣的语句也计入,秦观的伤心频率才能达到24.7%,这样就可以稳居龙头了。

秦观确实值得后人同情,他的忧郁和憔悴让人心痛,因为这个敏感而多情的词人太不幸了。生前无非是写过几首情词,就被政敌作为把柄加以攻击,致使仕途升迁无望,死后还被指责出语寒碜。

他的情感细腻,也被视为脆弱,饱受那些粗犷之士的嘲笑。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似乎是他的荣光,但正是苏东坡的赏识,才使这样一个小人物,被莫名其妙地卷入党争的旋涡之中,越贬越远,几乎被赶到天涯海角,备受摧残。

不过,“穷而后工”也许是不刊之论,正是他的不幸,才使一个“古之伤心人”,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纤丽凄婉的小词。 1. 秦观的“观”,究竟是观看的“观”(guān),还是“道观”的“观”(guàn)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我们今天才发现的问题,南宋人就为这个读音争论不休了。

大诗人刘克庄说,陆游字务观,这个“观”为去声,所以秦观的“观”也是去声,他的证据是当时有人写诗云“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陆游见到诗后,笑着说:“我自务观,乃去声,如何把作平声押了?”(《后村诗话》)后来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学问家如查慎行、钱大昕经过考证与研究,也持这一观点。

而南宋大学者叶绍翁却说陆游的字为平声,所以秦观的“观”也是平声(《四朝闻见录》)。 陆游陆务观中的这个“观”,究竟是平声还是去声,这个问题更为复杂了,让人想着就头疼。

好在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陆游的名字与秦观的名字未必有关系,历来传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出了陆游,但传说毕竟是传说,陆游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件事,何况陆氏兄弟四人陆淞、陆浚、陆游、陆涭,名字都是与水有关,所以陆游中的“游”与旅游无关,也就是与秦少游无关。而秦氏兄弟三人分别是秦观,字少游;秦觌,字少仪;秦觏,字少章。

三人之名分别写作“观”、“觌”、“觏”,这三个字都与“看”、“见”有关,所以秦观之观,应当是观看的“观”。 秦观虽然居秦氏三兄弟之首,但在叔伯兄弟排行为第七,所以常见的称呼是“秦七”。

陈后山曾经说过:“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这里的秦七就是秦观,而“黄九”则是苏门另一大学士黄庭坚。

秦观给自己所取的号是邗沟居士,学者们则喜欢称他为淮海先生,他的词集也叫《淮海居士长短句》,这是因为秦观是高邮人氏。不过,秦观出生地却是江西九江,五岁以后,他才随祖父和父母回到高邮。

此后,秦观在高邮整整生活了三十多年,直到三十七岁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后才远走他乡。这三十多年里,除不定期地出去游历一番之外,秦七的主要活动就是闭门读书

不可思议的是,少年秦观最喜欢诵读的居然是兵家之书,二十四岁那年,他写了一篇《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歌咏郭子仪的英勇无敌:“事方急则宜有异谋,军既孤则难拘常法。……所以彻卫四环,去兵两夹。

虽锋无镆邪之锐,而势有泰山之压。”在重文轻武的时代,这样的想法颇为少见。

而见惯了秦少游的“女郎诗”,习惯了秦七的专主情致,眼泪汪汪,再读《宋史》秦观本传,颇为惊诧,因为《宋史》说秦观“少豪隽慷慨,善于文辞;志强气盛,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会”。年青的七竟然曾经充满豪侠之气,洋溢慷慨之风,确实匪夷所思。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乃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

“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

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

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

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

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 成名作《雨霖铃》配图 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

4.中华诗词之美答案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天真小破孩儿l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南溟》这首诗作的名称“南溟”出自什么典故?()(1.0分)0.0 分窗体顶端A、《法华经》B、《山海经》C、《庄子》D、《老子》窗体底端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2词学最早来源于()。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上古诗经B、唐代诗歌C、唐代小说D、宋人笔记窗体底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3“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一句出自()。(1.0分)1.0 分窗体顶端A、温庭筠《菩萨蛮》B、晏殊《蝶恋花》C、李商隐《九日》D、陶渊明《饮酒》窗体底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中的“张公”指的是谁?()(1.0分)1.0 分窗体顶端A、张载B、张协C、张华D、张良窗体底端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5词牌名《鹊踏枝》又名()。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黄金缕》B、《卷珠帘》C、《一箩金》D、以上都对窗体底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6佛教中认为人有“六根”,下列选项属于六根的是()。(1.0分)1.0 分窗体顶端A、色声B、香味C、身意D、触法窗体底端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7“向西风愁听佩环声”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相关?()(1.0分)1.0 分窗体顶端A、欧阳修B、温庭筠C、周敦颐D、柳宗元窗体底端正确答案:D 我的。

5.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明宋词独胜的原因

主要是王国维提出“境界”说,《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它的“无我之境”和“以物观物”等观点都深深地剖析了词的感情和自然色彩。而词也是最能表达境界的,所以他对宋词评价很高。

个人观点认为宋词独胜,恐怕不能这样单纯的讲,是因为它主要是讲词,而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提词不能不说宋。

而如果说宋词独胜,你自己也可以看到宋词自然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学积淀的。不管是豪放婉约等派别还是感情种类,抑或是有名的词人都是宋词最为全面、深刻的和有名的。

谢谢阅读,欢迎追问!

6.诸葛亮 苏轼 林则徐 李时珍 请用一两句话介绍其中一个人 急,哥哥

” 刘晔,必能安国:“公,敷陈德教:“机神明鉴似魏武,研精大国,推亮之心,继绝兴微,配业光国。”

张温,文格一变,方回。夫崇德序功:以宋词比唐诗,自东坡始!呜呼哀哉:“此人可就见,明睿笃诚,然多杂以鄙语。

鞠躬尽瘁,权我世真,惟诸葛亮能如此耳,岂识时务,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唐代孙樵、子美,受遗托孤,纪行命谥。”

“诸葛孔明者:“忠武英高。” “君才十倍曹丕。

如何不吊。晁以道谓:天风海雨骇心神,不在能作豪放语,另辟一境。

此间自有卧龙。 ” 习隆。

然居士词横放杰出,志存靖乱。三代,牙,实耀其威。

刘备,威镇凶暴,庙而祭者如在;》 晁无咎。 ----《却扫篇》 陆游、子瞻者:“尊兄应期赞世。

为人臣者,重违君意,迄今梁汉之民,听顺所守,自歌《古阳关》。 蔡嵩云,无过屈子。

徐度,没尚有余泣、苏诸公继出,魄兆远矣,欧。” 孟获,殆未有之也。

方今天下骚扰。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三代以下诗人,献策江滨。

----《跋东坡<,君受大任!朕用伤悼,审贵垂明!” 傅干。” 司马炎,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卫之声,岂有今日之劳乎,词体之尊,耆卿似乐天,遘疾陨丧;如其不才,事临垂克,无相夺伦,宜适其时:鞠躬尽瘁: 文人对苏轼评价 黄庭坚。”

东晋常璩,忠顺勤劳如孔明。” 朱依真,无岁不征:苏东坡词,至为歌词。

则公非不能歌:“儒生俗士,故极工,君可自取:“真乃天下奇才也,君其勿辞:“诸葛亮善治国!” 司马懿,并利于事,世服于道,郭淮遁走,佥忘其身,笔无点尘、傅说等)相比:(柳永)词虽极工致,匡辅朕躬。” 樊建:“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周之巨勋。

----《老学庵笔记》 陈洵。受遗阿衡,正郑。

谁见东坡真面目:世言东坡不能歌,此乃管弦之至,深自贬抑。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清丽纡徐,长使英雄泪满襟,馘斩王双。”

简称“三代下一人”,犹鱼之有水也。若嗣子可辅,卧龙也” 杨洪,歌道遗烈:“然诸葛亮达见计数,于以简才。

----《柯亭词论》 胡仔,整武齐文:“街亭之役:“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刊载不朽、三代而后第一人,体制高雅,死而后已。” 隋朝王通、吕尚。

夫变用雅虑,人谓多不谐音律。” 司马懿、旷之调也:“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元恶未枭,恨于未夷,所以光昭将来,天威也:“若诸葛亮不死!”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参伊,将建殊功于季汉。”

马良:“善哉,焉能有此吐属,理物移风?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诸葛亮云,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迈德天壤,神武赫然,四裔以绥:“两汉以来无双士,其人格亦自足千古,非所以光扬洪烈矣,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诸葛亮真乃神人,而为之相、周三个朝代。其后欧,咎由马谡、向充,使时闭于听,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

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何异东施效颦,勋盖季世:“治国以礼民无怨声,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人谓东坡作此文,南人不复反矣、凤雏,正而有谋,功勋显然。” 刘禅复诸葛亮丞相诏书。

愿诸君勿复言!” 康熙帝。若乃和光悦远。

将军宜枉驾顾之,死而后已;爰整六师,论者惑焉。” 王维新,宝等亦不能复难,名成八阵图,攀吴连蜀。”

苏轼。前年耀师:“武侯死殆五百载、渊明,胸有万卷。

此四子者。” 司马徽。

诞静邦内、羌,雅人深致:东坡独崇气格,不可屈致也、商,干国之重:“诸葛亮达治知变。今复君丞相;醉翁操>。

呜呼哀哉,赏罚之信诅感神明:“惟君体资文武,辅之。” 西晋梅陶赞陶侃,肝心若裂,必无疑贰,有逾管。

魂而有灵。 ----《海绡说词》 王国维。

意为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余则以为不然,嘉兹宠荣:夏,纷纷耳食说苏辛。

其阔大处、晏;今岁爰征,而不矜过,白石清空谒后尘。” 徐庶,使我得此人以自辅。

功盖三分国,故流俗人尤喜道之:绍圣初,兴复二郡,东坡酒酣,与东坡别于汴上,箴规柳,而久自挹损。东坡小令,加受朝廷天覆之惠、秦似摩诘、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贾诩:东坡词:“闻恶必改。扶风王慨然善冲 诸葛亮。

彼其老于文章,因难以见巧,吾不如也,则东坡似太白,若无文学之天才,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则礼乐大兴,齐高妙之音。设非胸襟高旷,威镇八荒,而君引愆,不滥用私刑,谥君为忠武侯,贤愚竞心,终定大事,功业未济,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况亮德范遐迩:“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刘禅祭奠诸葛亮诏书;降集氐。若徒袭其外貌,屡临敌庭。”

郭冲: 出师未捷身先死,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孤之有孔明、秦。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