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菜名里的诗是哪一首诗故事《用菜做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是把熟鸡蛋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式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是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这四道菜的诗句就是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古诗菜名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前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3.【菜名巧用唐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菜名巧用唐诗 唐朝有位十分高明的厨师,喜欢用名人诗句做菜名。 每当他烧好一个菜,都要配上一句名诗,日子久了,远近闻名。 一天,有人想要捉弄他,给了他两个鸡蛋,让他办成一桌酒席,而且每道菜要引一句当代名人的诗句,凑成一首诗。 厨师欣然同意。少顷,开席了,共有四个菜:第一个是用小葱蒸两个蛋黄;第二个在青菜叶片上铺着一排小块蛋白;第三个是清炒蛋白花一盘;第四个是清汤一碗,内加调味品,汤上浮着四个半拉的蛋壳。 每个菜旁都有一句诗,加起来正是当代名人的诗。那人一见,惊异得目瞪口呆。 这四句诗出自当代大诗人杜甫的笔下。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有什么蔬菜的古诗韭菜: 1.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2.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 3.菜花间蝶也飞来,又趁暖风双去。杏梢红韭嫩泉香,是老瓦盆边饮处。 4.夜雨剪残春韭。明日重斟别酒。 5.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 6.韭菜照春盘,菰白媚秋菜 7.韭黄犹短,玉指呵寒剪 8.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 荠菜: 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 3.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 4.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 5.挑根择叶无虚日,直到开花如雪时。 6.芯羞食荠贫,食荠我所甘。适见采荠人,自出国门南。土蠹瘦铁刀,霜乱青竹篮。携持入冻池,挑以根叶参。手龟不自饱,食此尚可惭。肥羔朱尾鱼,腥膻徒尔贪 7.朝采南涧芹,莫撷东篱荠 蔓菁(又名芜菁、葑): 1.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 2.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3.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 4.蒿莱满地不见春,唯有蔓菁迷病眼。 5.蔓菁开花犹烂熳。君不见西园桃李能几时,此辈天教擅春晚。 6.空忆庐山风雨夜,自吹小灶煮蔓菁 7.最高峰顶有人家,冬种蔓菁春采茶。 麦花: 1.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2.轻化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 3.梅子有情沿路熟,麦花无数及时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