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佛前烛台诗句

一、带有佛像的香熏烛台 请问摆放有什么讲究吗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于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暂以佛经代表佛像,置于相当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烛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烧香,仅于课诵前后,问讯、礼拜,以表示虔诚、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当然可以设置共同的佛坛或佛堂;如果仅是自己一人虔诚学佛,则不可由于表现特殊,强设佛坛,而招惹大众的怨愤。

如果全家之中,仅自己一人学佛,也当比照住于公家宿舍的办法,否则会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于学佛,而使家人对佛教产生恶感、镇嫌。如果全家信佛、学佛,或者你是家长,或夫妇共同学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间或裕余的房间,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后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于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

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设立佛堂时,应选择一间静室,不是小孩、猫狗嬉戏出入之处;也不是会客、谈笑、宴饮之处,而只是用于礼诵、禅修,不作其他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于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于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于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后,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于祖牌可以移置于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于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都会另设有往生堂,专供往生牌;寺院规模较小者,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别于慎终追远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一佛代表万佛,以一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如果已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后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宝所成,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龛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

请购了佛菩萨的圣像之后,一般人大多崇尚举行开光仪式。以佛教的观点而言,开光仪式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因为佛菩萨像只是用来当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萨的感应遍在,而以圣像作为致敬的对象,若无圣像,便无可作为礼拜、供养和恭敬的对象。通过类此的修行后,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萨的感应;但最重要的是在于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发,不在于圣像本身。所以,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

在释迦世尊住世的时候,因为佛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人间的弟子们思念佛院,所以,为其塑了像来供养,其中也没有见到有关开光的记载。至后世,乃以经、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过隆重的仪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后来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供养仪式,而开光就是其中的仪式之一。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众举行开光仪式。这犹如学校开学、公司行号开幕、建筑物落成时所举行的开幕剪彩等仪式一般,是为了慎重地向大众宣告,所以举行仪式。

至于个人在家庭供养佛菩萨的圣像时,并不需要昭告社会大众,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举行开光仪式,只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将圣像安置供奉,然后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养,日日不辍,使其保持新鲜、整齐、清洁,就能显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气氛,藉此以引发修行者的道心。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所燃的香,以精细、清香为原则,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为宜,不要大把地燃烧香烛,以免造成室内空气的混浊。香类以自然的檀香、沈香为佳品,不宜用化学香料或动物香料调制的线香、棒香。现代家庭的佛堂,可以电灯代替蜡烛,且应常常清理供桌、香炉、烛台,换新供品,至少该保持没有灰尘或枯萎腐烂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应该有定时的早晚课诵,至少早晚也须烧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时,也当先在佛前礼拜,以表示感谢、恭敬、系念之心。

二、有没有“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的有关诗句和文章

棵开花的树作者: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还有: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这句话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吧: 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出身豪门,家产丰厚,又多才多艺,日子过得很好。

媒婆也快把 她家的门槛给踩烂了,但她一直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得还没见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个男 孩。直到有一天,她去一个庙会散心,于万千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年轻的男人, 不用多说什么,反正女孩觉得那个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结果了。

可惜,庙会太挤了,她无法走到那个男人的身边,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男人消失在 人群中。后来的两年里,女孩四处去寻找那个男人,但这人就像蒸发了一样,无影无踪 。

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祷,希望能再见到那个男人。 她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佛祖显灵了。

佛祖说:“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女孩说:“是的!我只想再看他一眼!” 佛祖:“你要放弃你现在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 女孩:“我能放弃!” 佛祖:“你还必须修炼五百年道行,才能见他一面。

你不后悔么?” 女孩:“我不后悔!” 女孩变成了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苦不堪言,但女孩都觉 得没什么,难受的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点希望,这让她都快崩溃 了。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看中了她的巨大,把她凿成一块巨大的条石,运进了 城里,他们正在建一座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

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像有 什么急事,很快地从石桥的正中走过了,当然,他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 着他。 男人又一次消失了,再次出现的是佛祖。

佛祖:“你满意了吗?” 女孩:“不!为什么?为什么我只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我就能碰到他 了,我就能摸他一下!” 佛祖:“你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女孩:“我愿意!” 佛祖:“你吃了这么多苦,不后悔?” 女孩:“不后悔!” 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 天都在近处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满怀希望的看见一个人走来,又无数次希望 破灭。不是有前五百年的修炼,相信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女孩的心逐 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

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 女孩知道他会来了,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来了!他来了!他还是穿着他最喜欢的 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

这一次,他没有急匆匆的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一棵大树,那浓密的 树荫很诱人,休息一下吧,他这样想。

他走到大树脚下,倚着树根,微微的闭上了双眼 ,他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他就倚在她的身边!但是,她无法告诉他,这千年的相思 。

她只有尽力把树荫聚集起来,为他挡住毒辣的阳光。千年的柔情啊!男人只是小睡了 一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站起身来,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在动身的前一刻,他抬头 看了看这棵大树,又微微地抚摸了一下树干,大概是为了感谢大树为他带来清凉吧。

然 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就在他消失在她的视线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佛祖:“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佛祖:“哦?” 女孩:“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佛祖:“哦!” 女孩:“他现在的妻子也像我这样受过苦吗?” 佛祖微微地点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这一刻,女孩发现佛祖微微地叹了一口气,或者是说,佛祖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女 孩有几分诧异,“佛祖也有心事么?”佛祖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因为这样很好, 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那么,我的前世是积攒了多少次的回 眸啊,才换得与你相识相知? 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完全拥有她,只要她过得幸福,那么我也就幸福了!想一想他的 心即然已不在自己的心上,那么自己又何苦去追逐一份不属于自己的感情呢? 倒不如停下来好好想想,这样也给自己与别人一个平等的机会,也行你苦苦追逐的爱情 不属于你,而同时也有人在苦苦的追逐你,与其去苦求不属于自己的爱情,倒不如来呼 应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

三、关于神佛的诗词

《谒》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谒》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

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

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

四、找一首诗词的名字 就是佛前的一类的

很有名的诗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写的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五、有关佛的诗句有哪些

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菩提本非树,明镜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六、莲花开在佛前是什么里面的诗词

来生,我愿做一朵莲花,开在佛前,无惊无扰。

就这般优雅从容的姿态,安静面对世间风雨洗礼。清风徐来,我便微笑;暴雨落下,依然有挺立的脊梁。活着,全在一口气。愿用如此清雅自由的心态,笑看朝朝暮暮,花开花落。

花前月下,极美极美。就是这一种不说话的温柔,也可以让人品味良久良久。做人亦如此。不说,是一种智慧。在安静中收蓄力量,在岁月中沉淀修养。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会闭嘴。

当岁月洗去年轻的容颜,我愿从容葆有优雅的灵魂。没有人能够一直不老,但有人可以一直拥有干净的眼眸。当你老了,那些兵荒马乱的年代都远去,那些吵吵嚷嚷的浮躁都消逝。。只有这一颗清淡如水的心,永远新鲜宁静地跳动。

缘起缘灭,太多从前遥远不可触摸。过去的,不要留恋。余下的,学会珍惜。生命本是这般起起落落。握不住的沙,就放手扬了它。总有属于你的美好在路上。你不要急,你要等。你若看淡,心就舒畅;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却是一种选择。在所有静静等候的时光里,愿你安宁积蓄内心能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身宁静高远的气魄,是岁月最好的惊喜。

生命给予人最不动声色的礼物,便是以柔克刚的温柔。不是谁的声音越大,谁就越有道理。而是谁的格局越大,谁就收获更多。喜欢贪小便宜的人,往往成不了大气候。不介意吃小亏的人,往往不会吃大亏。

你爱什么,你就是什么。此生当如莲,出淤泥而不染,闻朝露醒来,倚清风而眠。在每个月色如洗的夜晚,静静带给你馨香,带给你无忧的美梦。愿你一身清净,优雅从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