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于猴的成语,俗语,对联,诗句和故事主张对敌斗争要有“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策略,并多次以诗词讴歌孙悟空的斗争精神,其中“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以猴为典入句或修辞,不自**始.有关猴子的成语典故、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源远流长、举不胜举.如: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韩生劝项羽都关中,羽曰:‘吾闻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乃烧宫室都彭城.韩生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悦.心猿意马此为佛教用语.用猿腾马奔比喻凡心无常而多变,后多用于比喻心神不定.尖嘴猴腮《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中举后痰迷心窍,他的岳父胡屠户骂他:“像你这等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杀鸡吓猴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人.《官场现形记》五十三回:“俗语说得好,叫做‘ 杀鸡吓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树倒猢狲散宋《说薮·曹咏妻》载:曹咏投靠秦桧,做了大官.秦桧一死,曹就被贬.厉德斯派人给曹送去一信,曹拆开一看,乃是《 树倒猢狲散赋》一篇.猢狲入布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尧臣]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猿鹤虫沙《抱朴子》:“周穆五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教猱升天比喻教唆别人做坏事.《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猴升天.”这些成语皆形象、精炼、贴切之语,运用得当可文章增辉.有关猴的词汇缀入民间语言,就带来活泼俏皮之感.如说小孩子淘气,是“猴了巴叽”;说人机灵“长了毛比猴都精”;劝人不当教师“家有五斗粮,不做猢狲王”;讥人吝啬“猴子手里掉不出干枣”;至于“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是说,强势一方传达的是威胁的信息,弱势一方则在表达无奈的情绪.《经楼梦》中贾宝玉要吃鸳鸯脸上的胭脂,猴在人家身上不下来.一个“猴”字,名词作动词用,何等的传神!歇后语就更多了,如: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猴子戴礼帽——假充文明人猴子偷桃——毛手毛脚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猴子带胡子——要哪出没哪出猴子偷瓜——连滚带爬猴子扛大梁——受不了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嘴猴子捞月亮——空欢喜孙悟空更使这类词条数目大增: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六耳猕猴充悟空——冒牌货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2.关于蛇的成语,俗联,对联,诗句和故事等,春节春联,春节民俗,成语:壁间蛇影 比喻疑神疑鬼,徒自惊扰毒蛇猛兽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 比喻贪暴者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打草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打蛇打七寸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 形容道路曲折蜿蜒。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 形容草书自然流畅。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 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灵蛇之珠 即隋珠。 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 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 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蛇蝎为心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口蜂针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三蛇七鼠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 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一蛇两头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一字长蛇阵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 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蛇心佛口 〖解释〗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杯蛇幻影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同“杯弓蛇影”。杯影蛇弓 同“杯弓蛇影”。 杯中蛇影 同“杯弓蛇影”。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 比喻贪暴者。春蛇秋蚓 见“春蚓秋蛇”。 打草蛇惊 见“打草惊蛇”。封豨修蛇 见“封豕长蛇”。 佛心蛇口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行行蛇蚓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 比喻侵吞兼并。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龙蛇飞舞 见“龙蛇飞动”。 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蛇食鲸吞 蛇食:像蛇一样吞食。 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头鼠眼 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 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豕分蛇断 比喻支离破碎。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 ’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 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 后谓命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后以“为蛇添足 见“为蛇画足”。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 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而留下笔底龙蛇 〖解释〗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俗语:1。强龙压不住地头蛇2。 人心不足蛇吞象3。龟有龟路,蛇有蛇道4。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5。打蛇打七寸6。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7。隔夜茶,毒过蛇8。 蛇盘兔,辈辈富9。三月三,蛇出山10。 二月二动刀,伤了龙的角;二月二动剪,伤了龙的眼;二月二动针,龙蛇短了根。对联:金蛇披彩新春到;喜鹊登梅幸福来 捷步青云 世纪神州添锦绣;蛇年伟业更辉煌 春满神州九州崛起龙蛇舞;十亿腾飞骐骥欢 繁荣昌盛寿草惊蛇开眼绿;春花惹蝶向阳红 莺歌燕舞龙岁才舒千里目;蛇年更上一层楼 四海欢腾灵。 3.有关“猴”的成语,俗语,对联,诗句和故事成语: 猴年马月、杀鸡儆猴、五马六猴、猿猴取月、猴头猴脑、轩鹤冠猴、猴子搏矢、尖嘴猴腮、衣冠沐猴 俗语: 1、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树倒猢狲散。 3、猢狲入布袋。 4、猕猴骑士牛。 5、一个猴一个栓法。 对联: 火眼金睛开玉宇, 红梅绿柳报新春。 金猴奋起群山翠,祖国腾飞四海春。 诗句: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事: 猴子捞月。 4.有关蛇的成语(5个)、俗语(3句)、对联(2幅)、诗句(2首)、故成语:蛇蝎心肠 龙蛇混杂 蛇鼠一窝 杯弓蛇影 画蛇添足 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打蛇打七寸 对联:龙蛇交替舞 岁月又更新;龙去神威在 蛇来紫气生。 诗句: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故事:《杯弓蛇影》【从前有个做官的人叫乐(yuè)广。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儿。有一段时间,他的朋友一直没有露面。乐广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脸色蜡黄。乐广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问他的病是怎么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说。经过再三追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劝饮,出于礼貌,不好拒绝乐广的好意,只好十分不情愿的饮下了酒。从此以后,心里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想要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到现在病了快半个月了。”乐广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看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回到家中,他在殿内里踱(duó)步,分析原因。他看见墙上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灵机一动: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了几个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真象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乐广马上用轿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请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又是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 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壁上的雕弓说:“您抬头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心病也全消了!】 春联:1.龙怀强国志 蛇舞富春图 2.金蛇狂舞时 紫燕报春时 3.龙舞山河壮 蛇盘世纪新 4.花放山河丽 蛇迎世纪春 5.捷报书宏志 春风乐小龙 6.爆竹欣祝福 银蛇乐报春 7.诗吟大有岁 人颂小龙年 5.龙的成语俗语对联,诗句和故事等有关龙的成语、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对联、谚语、歇后语、格言、诗句 一、成语故事1、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 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 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 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2、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 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 」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 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好,其实私底下什么都不会!二、民间故事1、八仙斗苍龙 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 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不料,因此惹出一场麻烦来。 原来,龙宫里有条花鳞恶龙,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称为“花龙太子”。这天,他闲得没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闻海面上有仙乐之声,便循声寻去,猛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桃脸杏腮,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魂魄俱消,早忘了师傅南极仙翁的忠告,忘了龙王母的训导,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 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雕花龙船打翻了。 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这时,汉锺离慌忙检点人数。 点过来,点过去,只有七位大仙。男的俱在,独缺一个何仙姑。 奇怪,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汉锺离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是花龙太子拦路抢亲,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 这一回,大仙们可大动肝火了。 个个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直奔龙宫。 花龙太子知道七仙不会善罢干休,早在半路上伺候着。 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珍珠鳌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汉锺离挺着大肚子,飘飘然降落潮头,轻轻煽动蒲扇。 只听“呜…忽…”一声,一阵狂风把万丈高的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云外去了,吓得四大天王连忙关了南天门。花龙太子见汉锺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 海里突然窜出一倏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锺离。 汉锺离急忙煽动蒲扇,不料那巨鲸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 这下,汉锺离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中,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 那笛声悠扬悦耳,鲸鱼听了,斗志全无,竟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 吕纯阳挥剑来斩鲸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仔细一着,眼前哪儿有什么鲸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纯阳恼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谜谜说: “莫恼!莫恼!待我来收拾它!” 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窜出海面。 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只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 要不是蓝采和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变的。 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撒蹄追赶。 眼着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花龙太子输红了眼,现出本相,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权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七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花龙太子。 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 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不肯罢休。 龙王没办法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八仙再也没有兴趣去游蓬莱岛了。 大家都怪吕纯。 6.关于蛇的俗语【3】对联【2】诗句【3】关于蛇的俗语: 1、强龙压不住地头蛇 2、人心不足蛇吞象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关于蛇的对联: 1、山欢水笑普天乐 龙去蛇来遍地春 2、丰年盛景龙蛇舞 新岁春光彩蝶飞 3、天征瑞象迎新岁 山舞银蛇庆早春 关于蛇的诗句: 1、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