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散文

1.推荐几篇诗经中的经典文章吧

《燕燕》和《桃夭》一样都是女子出嫁哦燕燕于飞,差池其羽①。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②。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③。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⑤。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⑥。 《静女》静女其姝(shū)③,俟(sì)④我于城隅(yú)⑤。

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chí)蹰(chú)⑧。 静女其娈(luán)⑨,贻(yí)⑩我彤(tóng)管⑪。

彤管有炜(wěi)⑫,说(yuè)怿(yì)⑬女(rǔ)⑭美。 自牧⑮归(kuì)荑(tí)⑯,洵(xún)⑰美且异。

匪(fēi)女(rǔ)⑱之为美,美人之贻。《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gǎo)衣綦(qí)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yīn dū),有女如荼(tú)。虽则如荼,匪我思且(jū)。

缟衣茹藘(lǘ),聊可与娱。 《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宛如清扬。”

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击鼓》——我的最爱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硕人》——写美人的,就是感情不够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刑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下面两首有点沉重——国家、战争,千古不变的主题但是很有感情,写的那叫好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诗经》里的优美文章

关 雎⑴(周 南)⑵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⑶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⑷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⑸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⑹悠 哉 悠 哉, 辗 转 反 侧。参 差 荇 菜, 左 右 采 之。

窈 窕 淑 女, 琴 瑟 友 之。 ⑺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毛 之。

⑻窈 窕 淑 女, 钟 鼓 乐 之。【 注 释 】⑴关 雎 : 篇 名。

它 是 从 诗 篇 第 一 句 中 摘 取 来 的。 《诗 经》 的 篇 名 都 是 这 样 产 生 的。

⑵周 南 : 西 周 初 期 周 公 旦 (公 元 前 1063-前 1057 年) 住 东 都 洛 邑 (在 今 河 南 省 洛 阳 市), 统 治 东 方 诸 侯。 “周 南” 郎 是 周 公 统 治 下 的 南 方 诗 歌。

《关 雎》 是 一 首 情 歌, 写 一 个 贵 族 男 子 爱 上 了 一 个 采 荇 菜 的 姑 娘, 思 慕 她, 追 求 她, 想 和 她 结 婚。⑶关 关: 象 声 词, 鸟 的 啼 叫 声。

⑷好 逑 : 等 于 说 “佳 偶”。 逑: 配 偶。

⑸寤 : 醒 着。 寐 : 睡 着 了。

⑹思 服: 思 念。 服: 想。

⑺琴 瑟 友 之: 弹 琴 鼓 瑟 来 表 达 对 她 的 爱 慕。⑻毛 : 摸, 这 里 是 选 择 的 意 思。

3.诗经 采薇散文

采薇 诗经 小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

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

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

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4.诗经「采薇」改编的散文,急

四季轮回,花落花开,薇菜的新芽已长大,那盏灯还在遥远的地方亮着,每一条路都能通向我的家,可我不能回家。

我幻想着回去吹熄它的等待,一幻想,就幻想了一年啊!一年啊!我与猃狁厮杀在天涯,当着一个忙碌的杀手,不曾静止停下,只为了不断与猃狁厮杀。 花落花开,冬去春来,柔嫩的薇菜刚刚舒展出嫩绿的新芽,试图绿了田野山坡,还有那条冰封了的小溪,有盏灯在遥远的地方依旧亮着,一个温柔的杀手在夜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寻求喷发,泥泞的村庄, 不触即痛,所有的日子长满荆棘, 苍耳与泪水。防地如海, 潮汐澎湃,我在一条风雨飘摇的船上, 举目茫然,我有着鸿雁要传书信,却不知该让它飞往何家? 薇菜已老得长出了杈枒,你坐在我思念长廊里那漫长的尽头,转眼被雨雪风霜所刻画了的又一个十月所覆盖。

王国的战事铆紧了我的双脚,夜继日、日又继夜地压逼,心里模糊疼痛清晰,我怕那火熄灭那花凋落,从此让他乡埋葬了我的青春。 睡梦里我听见一朵花开放的声音,芳菲棠棣花;马儿踏过冷酷的河流,风儿撩起战袍,星光呼啸,一堆火焚烧的声音,一座城倾覆的声音,荒烟迷乱的岁月,谁能苛求安居。

只要一把刀,我便要让那来犯溃败逃遁。 华车徐弛,盔甲刀剑满裹的威严容颜,一呼百应。

战车、马儿、鱼皮、箭袋、雕弓,重复着邂逅的烽烟。负戟的卫士,从不卸甲。

我冷冷的守侯,那烽火的燃起,号角的呼唤,准备着随时的出击。 终于,我累了,请许我不再奔跑,我持戈的兄弟,可记得故乡青青的杨柳吗?记得你踏过的土地落过多少相思的泪水吗?记得你的血留在哪一片泥泞吗?记得远方的树下有盼望你归来的父老乡亲吗? 我奔向了沉筏千百个日夜的思念,不过却已是苍颜白发。

忆得曾经离去时,杨柳的微笑微风的抚摩太阳的温暖,依稀如昨;而今归来,沉重的一脚,却不知另一只的归宿,忘却了沾尘的破牖, 有血与泪的残花。零露兼葭,我回来了,什么都没有,我空伸着我的双手—— 任漫天风雪覆盖我的心伤。

5.要一篇关于诗经的赏析文章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桃夭》属于汉唐古典舞,表现了姑娘待嫁的心情。

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看过这样的舞蹈不禁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

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正如诗经中《桃夭》所展现的一样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整个作品中完全展现了待嫁女子的羞涩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唐崔护《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

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我们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随着充满待嫁少女梦幻气息的汉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

少女们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斥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取自《诗经》的舞曲《桃夭》中待嫁少女艳若桃李的面容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四月盛开的桃林之中,妙龄少女们嬉戏玩闹着,少女的清脆笑声伴着桃花的香味扑面而来,充满着生机活力的舞姿如同枝头桃花般在这美丽的世界怒放。

粉绢白衣和粉嫩的妆容,待嫁少女那娇羞的眼神,掩面时流露出的女儿家的羞涩……被舞者们用完美的舞姿一一演绎,伴着的曲调如行云流水般素洁高雅,紧跟而后的快板却表现了少女们独有的调皮与活泼,明媚的眼眸、红扑扑的少女羞脸庞伴着那身桃色绢裳,观者无一不被这桃树精灵所吸引。 舞者们挥舞着桃色透明的衣袖,粉纱翩翩,在一片片桃花花瓣中蕴藏着的是少女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期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美丽如桃花的少女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有着最最美好的想象。

我作为外国语文娱部部长,在迎接学院50年校庆之际,选择了《桃夭》作为表演节目。在排练过程中我作为这支舞的负责人,对《桃夭》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作为汉唐古典舞标志性的动作——抛袖和翘首折腰在《桃夭》中频频出现,在舞者们翘首折腰的动作中,少女们一颦一笑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更让人感受到了独属于少女的那种妩媚,就像四月盛放的桃花,在舞动中让人嗅到了春的气息。 “翘首折腰”这一动作表现在以舞袖、折腰为主题动作的艺术舞蹈中,注重腰功与袖式的变化, 以柔软的腰功显示舞蹈魅力。

随时有快节奏的技巧表演昂扬的气势, 但其基调是柔美轻捷长, 色彩明丽, 极少萎靡, 颓废的情绪。以《桃夭》、《踏歌》为代表的汉代舞蹈具有上述的风格特征, 一方面体现了汉代兴盛向上的时代气息, 另一方面也是表现了这类舞蹈的主要观众———皇室贵族、文人文士的欣赏趣味与审美要求。

在服装的制作上,我们以原版的服装作为模板,花费了1300元做了衣服,可以说几乎和原版里的衣服一样,一手是水袖,一手是手绢,但排起舞来,水袖和手绢并不是十分容易就可以甩上去的,其实还要求舞者手臂的力量和技巧。并且这个舞蹈排练起来对队形和前后间距的控制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台和站错位置的现象。

并且在个人技巧方面也要求很高,尤其对主舞的要求更是很高,无论对身形,还是柔韧度和个人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音乐上,伴奏和旋律充满了唐代时期的特征。

很有汉唐时期的宫廷特征。

6.作文《诗经》600―800字

寒假里,妈妈说,推荐我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感受古代的真实生活,身临其境。

我兴致勃勃地接过来,《诗经》?带着疑问,我踏着春秋之风,走进《诗经》的田野,感受到了别样的乐趣。《诗经》是由孔丘等整理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粹。

诞生于先秦时期,收录了自西周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计有305篇之多,以抒情为主,有《风》、《雅》、《颂》三部分。读《诗经》,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走进了那个时期人们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本书有描写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如《国风·唐风》中,“王事靡弊,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有表达对亲人、家乡的深深思念,如《国风·魏风》中,“陡彼岵兮,瞻望父兮。”有借古讽今的,如《雅·小雅》中,“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有表达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如《国风·邶风》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妈妈告诉我,她曾听人说,阅读《诗经》的最高境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古代那种朴实而真切的意境美:春日之燕燕于飞,夏日之习习谷风,秋日之蒹葭(坚加)苍苍,冬日之杲(搞)杲出日;可以感受到十五国风轻漫过身边,可以倾听到先秦诗人的感叹之声拂过耳边。

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为中华五千年文化而自豪,《诗经》正是这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我还没有那样高的意境,可是,我对《诗经》却真的迷上了。

每当翻开它的时候,总会被它古朴的辞章、丰富的想象、奔放的情感所深深吸引。当我们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偶尔也可以回过头去,穿越历史长河,感受西周春秋年代的岁月往事,一起去领略圣贤的千年智慧——《诗经》的无穷魅力。

7.谁有关于<<诗经>>的文章

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与不同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起点,《诗经》经孔子的选编共305篇。

分为风、大雅、小雅、颂四大部分。其中的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及赋、比、兴,重章迭句的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比如诗经中的《伐檀》向不稼不穑的剥削者提出了责问——你们凭什么坐享别人的成果?这种勇于反抗,直抒心中不满的情绪是由《诗经》中发源的。作者去关心人民的命运与疾苦,把民歌作为一种战斗的武器,传至后世的作者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来讽刺执政者,比如“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其中一首《官仓鼠》尤为典型“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这与《诗经》中《硕鼠》把剥削者描绘成硕鼠并“逝将去汝”何其有相似之处! 再比如《诗经》中的爱情诗,如《蒹葭》、《关雎》中均以景来衬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对于后代的爱情诗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再如,陆游的名作《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城柳。”等句,均以景开头。

或以孤清寒冷之景衬内心凄苦之情,或以春和景明、大地回春之景衬芳华已逝、爱人离去之悲苦。把景赋情的“赋”的手法追其本源仍是《诗经》。

《诗经》中《采薇》一篇可称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边塞诗之一,诗中以西周末昆夷之忧,猃狁之难为时代背景,以采薇起兴,有薇的生长变化来反映战士戍边的时间变化,把对盼归的热切通过“岁亦莫止”,“心亦忧止”,“岁亦阳止”的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后世柳中庸的《征人怨》“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连黑山。”

中同样也以塞外的黄河、黑山、白雪、青冢作为描写的对象,以此写出长年在外征战之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于对战争的厌恶。可以说对战争的厌恶是由《诗经》而始的。

当然,后世的文学在《诗经》的基础上也有很多的演变与不同。《诗经》之后有魏晋的五言诗唐诗——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强音,宋词与唐诗、元曲,清的散文多样的文学演变。

借用启功老先生的一句话:“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朝的诗是喷出来的。宋朝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如此一针见血! 的确,回想《诗经》中无论是投我以桃,投之以李的真诚,求之不得,吾寐思服的心神不宁,而是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美好,还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悲伤都是如此的有血有肉如此的真实,都像是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朴素不带修饰,有种遥远的沉重。 同样写月《诗经》中写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直接对皎月当空,月光皎洁,一位少女漫步月下的静谧和谐之情写出来,表现作者的爱慕与心动之情,月亮、少女、诗人,三种元素合一,诗意凝聚完美,爱就是爱,如此而已。

到了唐,李白写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仍有天真与想象,但总少了一份原始,多了一份豪气,仍要飞在青云端,把自己看作仙人一般,也隐约可见他的那一份嚷嚷着要建功立业,要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霸气,而到了宋,苏轼就写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看看景抒抒情,还要讲讲哲理——人生百年,何其短促,但自然而生,复归自然而灭又化为永恒,这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宋元以后就再也没有在诗词上成大气的人了。

启功老先生把诗看得很透,或许我们无法参祥,但我们要公认《诗经》不论从形式上的四言一句,写作上的现实主义之风,还是诗中如一日不见如三秋等名句,都启发了汉赋、乐府、与唐宋元明的诗曲。开了历代文体的先河,如章学城所说:“后世之文……其源多出于《诗经》”《诗经》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会在文学史上留下闪烁不灭的光辉。

8.《诗经》中有哪些好的文章

你好。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为《雅》之始。

《周颂 清庙》为《颂》之始。《邶风》之《凯风》为孝子思母之诗,开我国赞美孝子诗之先河。

孟郊《游子吟》:“说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出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古乐府《长歌行》的命意、遣词全出于《凯风》。

《小雅 蓼莪》,孤子哀伤情思。之第四章:“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这一章一连九个动词: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又一连九个【我】,赋父母养育之苦。成千古绝唱。

《国风》之《关雎》、《邶风》之《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爱情之誓言。

《邶风 静女》、《卫风》之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自有此诗,无人更出其有。

绝!绝!绝!《卫风 木瓜》,此为情人赠答之绝唱。《王凤 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

焦!焦!焦!《郑风 子衿》: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我同样心焦,怎么还不来。

《郑风 溱洧》、《唐风 绸缪》说爱情、挚爱、怀念、盼望。

《秦风 蒹葭》,使台湾的作家陈喆,因《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而更名【琼瑶】,《秦风 蒹葭》又因琼瑶,而使全国大人小孩,都知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大人小孩【宛在水中央】。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因戌边归途而思念家人。而成《诗经》名句。

《小雅 鹤鸣》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千古名言。《弃妇诗》有:《召南 江有汜》、《邶风 古风》、《卫风 氓》、《卫风 中谷有蓷》、《郑风 遵大道》、《小雅 我行其野》、《小雅 小弁》、《小雅 谷风》。

美好的愿望。盼望着未来。

《小雅 甫田》:以祈我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以歌颂友谊的《抑》因投桃报李,而名满天下。

9.写一篇以诗经名句为题材的散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人生路漫漫,世变多百罗,不堪回首的永远是曾经,莫要回头。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尽管你心伤悲,却没有人有义务倾听你的伤悲。

时间会让我们成为这样的人:懂得如何照顾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坚持自己的判断并不后悔,不常倾诉,不被廉价的情感和言语煽动,自己的苦难自己有能力消解,在事情处理妥帖后能尽情的享受生活,很少表现出攻击性,因内心强大而生出一种体恤的温柔。

与君共勉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