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归去的诗歌

1.古代诗词中归去来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辞赋篇名,晋陶潜 作。

潜自序云:“家叔以余贫苦,遂见 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 之情。……自免去职。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其辞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 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 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诗人陶潜四十一岁作彭泽县令,任职八十余日, 便弃官归乡。《归去来》辞抒发了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 感情。

后因以用作咏归隐的典故。宋•梅尧臣《田家语》:“我闻诚所 惭,徒尔叨君禄;却咏《归去来》,刈 薪向深谷。”

宋轼《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瓦,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2.关于归来的诗歌

表示归来之意的诗词很多,难以一一列举,最有名的当属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关的原文以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二、翻译: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使我快乐,弹琴读书能使愁颜破;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3.归去来兮必考诗句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

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5、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4.送别战友归去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临歧徘徊,执手相送,构成了送别诗的基本情调。要在这同一基调上奏出不落窠臼、自成体格的送别曲,确非易事,张籍《送远曲》就是个中唐佳品。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南朝刘裕曾在此大宴群僚,饮酒赋诗,由是著名,遂成胜迹。起首点明事由、地点:戏马台南,送别友人。看似语意平平,内中却含深意。“戏马台”三字并非信手拈来、率尔下笔。遥想当年,霸王灭秦,叱咤风云;刘裕伐胡,气吞山河。而今旧迹依然、昔人何在?站在历史悠远的名胜古迹旁,顿感宇宙之永恒、人生之短暂。而匆匆人生,聚少离多,愈加难以为情。送别惆怅,古迹旁送别更为惆怅,诗歌借名胜给送别增添了一层感伤色彩。“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行人既醉,则设宴送别的主人自然不会清醒。诗人对面落笔,暗点其人醉倒,下语含蓄。下句述敬酒僮仆,则攒足上句,写出醉态可掬。主仆之间,等级森严。主仆不可能平等同桌,主人更不可能向僮仆劝酒。而今居然事出反常,可见主人醉意醺然。然而醉酒只是表面现象,求醉的目的在于离愁浓郁,无以排遣,这才不择对象,以醉自遁。诗人以反常举止,写出正常心绪,角度新颖,写形得神。与王维之“孤客亲僮仆”(《宿郑州》)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半部分赋事已尽,后半部分转入抒情。“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行人去去渐远,主人目送不已。由眼前别离预想别后行程,选材自出新意。诗人慨叹友人只身飘零、行踪难止,无复室家温馨,只有羁旅困顿,以室家反衬行役,其苦愈明。下一“复”字,由“覆盖”之意,强调空间狭隘见出心情压抑,又符合青天长路、交于一点的眼前实景,造语精致却又浑成。篇末结句,更加出人意外。“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题名,唐人习俗,行旅之中,每有所感,无论野寺村店、断壁颓垣,即时赋诗题名。一般送别诗,经常以景作结,止于伫立凝目,远送行人。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张籍突破藩篱,不仅写出别离当时,更悬设别离之后,寻踪追忆。从眼前到未来,精心延展了时间长度,否定了“人间别久不成悲”,以突出友情之真挚深沉,此其一也。行人上路,远游无家,固是一悲,张籍他日追寻题名,则本身也难免远游,更是一悲。诗人两面落笔,绾合人我,将送人之悲融入自行之悲,离愁别恨,顿时倍加浓郁,此其二也。全诗力避俗套,自造新意,足见其思深语精。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曰:“从前送远诗,此意未曾写到。”此评点出了这首诗的独到之处。

5.不如归去 诗词

1.《不如归去》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禽言自是不分明,谁信西川帝子灵。

千古传讹无订正,至今春晚误人听。

2.《不如归去》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道

岷峨路远万重云,锦水繁华一聚尘。

帝子但知归去好,故家城阙已他人。

3.《七禽咏·不如归去》

年代: 宋 作者: 刘学箕

不如归去,愁绿怨红春欲声。

汝动行人妇,行人动汝住。

鸣声不债主良苦辛,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归去吾今归,千声万乐何为。

4.《禽言十咏·不如归去》

年代: 宋 作者: 姚勉

翠烟深樾江村雨,蜀魄催春动归去。

劝春春去劝未休,客子伤春惨心绪。

只今蜀土锦城荒,蜀客望西悲故乡。

故乡蜀客归不得,何况当时蜀帝王。

5.《金陵杂兴二百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泂

客怀元不间春秋,柳绿花红见亦愁。

第一不如归去好,东皋犹幸有锄耰。

6.有没有把《归去来兮辞》改写成诗歌的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时乱势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幸甚;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天道常变异,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一诺竭终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7.诗歌有归字的诗歌

隋末唐初

虞世南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初晴应教】

皎然

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界石守风望天竺灵隐二寺】

王勃

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临江二首 其一】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临江二首 其二】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冬郊行望】

王维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韦应物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 【荅王卿送别】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闻雁】

司空图

旧居留稳枕,归卧听秋钟。 【即事九首 其七】

左偃

归鸟入平野,寒云在远村。 【郊原晚望怀李秘书】

白居易

浮名相引住,归路不同归。 【长安送柳大东归】

刘长卿

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送张十八归桐庐】

刘幽求

田园迷径路,归去欲何从。 【书怀】

吕温

莫虑前山暗,归人正眼①明。 【吐蕃别(一作列)馆送杨七录事先归】

权德舆

恩沾长寿酒,归遗同心人。 【敕赐长寿酒因口号以赠】

许浑

归心已无限,更送洞庭人。 【送客南归】

宋之问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答田徵君】

张说

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 【被使在蜀】

李远

不觉清凉晚,归人满柳阴。 【慈恩寺避暑】

李商隐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滞雨】

李频

帝里春无①意,归山对物华。 【送友人下第归感怀】

陈陶

芳草温阳客,归心浙水西。 【永嘉赠别】

孟浩然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赠王九】

郑谷

荆山归不得,归得亦无家。 【闷题】

郑惟忠

离忧将岁尽,归望逐春来。 【送苏尚书赴益州】

赵嘏

童稚苦相①问,归来何太迟。 【到家】

徐凝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 【送寒岩归士】

贾岛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题诗后】

顾非熊

见雁无书寄,归吴定此年。 【登楼】

崔国辅

归时①日尚早,更欲向芳洲。 【中流曲】

崔湜

赖逢征客①尽,归在落花前。 【喜入长安】

崔融

旅魂惊塞北,归望断河西。 【塞上(一作北)寄内】

韩翃

归时何太晚,日照杏花西。 【汉宫曲二首 其一】

韩偓

去是黄昏后,归当胧

相关
上一篇
雨霏诗经
下一篇
诗经宾馆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