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劝谏的诗歌

1.描写“劝谏君王不要沉迷美色”的诗有哪些

1.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白居易《长恨歌》 翻译: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背景:这两句主要描写了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背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

陈国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

秦淮一隅,寄至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2.关于马嵬的诗歌

灯影 元稹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连昌宫 张祜 龙虎旌旗雨露飘,玉楼歌断碧山遥。

玄宗上马太真去,红树满园香自销。 温泉 罗邺 一条春水漱莓苔,几绕玄宗浴殿回。

此水贵妃曾照影,不堪流入旧宫来。 经马嵬坡 苏拯 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

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 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

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 连昌宫词 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 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 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 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 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 偷得新翻数般曲。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明年十月东都破, 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 行宫门闭树宛然。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去年敕使因斫竹, 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 乌啄风筝碎珠玉。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寝殿相连端正楼, 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 夜夜狐狸上门屋。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 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 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庙谟颠倒四海摇, 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 今年不遣子孙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六州歌头 李冠 凄凉绣岭,宫殿倚山阿。明皇帝。

曾游地。锁烟萝。

郁嵯峨。忆惜真妃子。

艳倾国,方姝丽。朝复暮。

嫔嫱妒。宠偏颇。

三尺玉泉新浴,莲羞吐、红浸秋波。听花奴,敲羯鼓,酣奏鸣鼍。

体不胜罗。舞婆娑。

正霓裳曳。惊烽燧。

千万骑。拥雕戈。

情宛转。魂空乱。

蹙双蛾。奈兵何。

痛惜三春暮,委妖丽,马嵬坡。平寇乱。

回宸辇。忍重过。

香瘗紫囊犹有,鸿都客、钿合应讹。使行人到此,千古只伤歌。

事往愁多。 清朝翰林缪东麟的子弟书《忆真妃》 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憾,入祠无客不伤情。 三郎甘弃鸾凰侣,七夕空谈牛女星。

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 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陈元礼带领着军卒才保驾行。

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愁漠漠,残月晓星初领略;路迢迢,涉水登山那惯经。

好容易盼到行宫,歇歇倦体;偏遇着冷雨凄风,助惨情。 剑阁中有怀不寐的唐天子;听窗儿外,不住的叮咚作响声。

忙问道;“外面的声音却是何物也?”高力士奏:“林中的雨点合檐下的金铃。” 这君王一闻此语,长吁气;说:“这正是断肠人听断肠声! 似这般不作美的铃声,不作美的雨;乍当我割不断的相思,割不断的情。

洒窗棂,点点敲人心欲碎;摇落木,声声使我梦难成。 铛啷啷,惊魂响自檐前起;冰凉凉,彻骨寒从被底生。

孤灯儿照我人单影,雨夜儿同谁话五更? 乍孤眠,岂是孤眠眠未惯;恸泉下,个个孤眠合我同。 从古来巫山曾入襄王梦,我何以欲梦卿时梦不成? 莫不是,弓鞋儿懒踏三更月?莫不是,衫袖儿难禁五夜风? 莫不是,旅馆萧条卿厌恶?莫不是,兵马奔驰你怕惊? 莫不是,芳卿意内怀余恨?莫不是,薄幸心中少至诚? 既不然,神女因何不离洛浦?空教我,流干了眼泪,盼断了魂灵。

一个儿,枕冷衾寒,卧红莲帐里;一个儿,珠沉玉碎,埋黄土堆中。 连理枝暴雨摧残,分左右;比翼鸟狂风吹散,各西东。

料今生璧合无期,珠还无日;就只愿,泉下追随伴玉容。 料芳卿,自是嫦娥归月殿;早知道半途而废,又何必西行? 悔不该,兵权错付卿干子;悔不该,国事全凭你令兄。

细思量,都是奸贼他悮国;真冤枉,偏说妃子你倾城。 众三军,何恨何仇合卿作对?可愧我,要保你的残生也不能。

可怜你香魂一缕,随风散;致使我,血泪千行似雨倾。 恸临危,直瞪瞪的星眸、咯吱吱的皓齿;战兢兢的玉体、惨淡淡的花容。

眼睁睁,既不能救你,又不能替你;悲恸恸,将何以酬卿?又何以对卿? 嗳!最伤心,一年一度梨花放;从今后,一见梨花一惨情! 妃子呀,我一时顾命就耽搁了你;好教我追悔新情,忆旧情。 再不能,太液池观莲并蒂;再不能,沉香亭谱调清平。

再不能,玩月楼头同玩月;再不能,长生殿里祝长生。 我二人,夜深私语到情浓处;你还说:但愿。

3.写一篇劝谏的作文,针对厌学的人

很多家长都会问到“孩子厌学怎么办”这个问题,可是我们有多少家长知道孩子厌学到底厌的是什么?孩子天性其实都是趋向于学习,家长们能够看到孩子从小就开始模仿父母的行为,好奇的问着父母各种为什么,他们对接触到的所有的新事物都是好奇的,想要把这个世界一探究竟,但为什么当孩子长大之后这份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却渐渐减弱甚至会产生厌学排斥学习的表现呢?一、过度压制学习兴趣减弱孩子到了适当的年龄阶段会逐渐发展不同的能力,在小学孩子的重点是学习习惯,初中主要是学习方法,高中主要勤奋。

可是很多家长当孩子还在小学的时候就给孩子安排了过多的学习文化班,既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又要孩子学习到学习的方法,同时还要求孩子一定要勤奋。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仍然是以玩为天性,过早的将整个中学阶段的任务让孩子提前完成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疲惫无力感并逐渐开始排斥和厌恶学习。

二、不当暗示导致对学习产生非合理认知很多家长自孩子开始上学就经常告诉孩子“要刻苦、要努力、要不畏艰难”,对于学业来说这些品质确实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当家长过早的把这些信念传递给了孩子,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苦的,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学习的路是很艰难的”,而在国外很多家长会告诉到孩子“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能够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知识,学到很多的技能和能力,会让你变得更厉害”。三、来自家庭过高的期望在中国由于计划生育,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有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当然这个孩子会成为家里唯一的一个宝,全家人的目光都会集中到孩子的身上,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的。

从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会告诉孩子好好读书,将来考清华北大孝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人都给到了孩子这样的期望,孩子从小在这样的期望中成长,很多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学习是因为家里人要我考清华北大所以我才学习,孩子的学习并非来自自己的兴趣也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困难或者挫折,孩子就会觉得对不起全家人给自己极大的负罪感,同时因着本身学习积极性的缺失,孩子逐渐会开始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和排斥,通过各种行为去逃避学习。四、家庭关系不和睦分散孩子精力康菲特青少年成长中心经过多年的教育经验发现,多数提问孩子厌学怎么办的家长和在青春期出现厌学情况的孩子都与自身家庭关系有关,父母婚姻关系破裂的家庭孩子更容易出现厌学情况,孩子天生是父母婚姻的保卫者,当父母之间出现问题,孩子会花大把经历去撮合父母,因此孩子在学习上的精力就会大幅减少,甚至完全顾不上学习。

五、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由于进入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逐渐发育成熟,自我概念的成型,孩子会产生很多不成熟的想法和观点,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引导,孩子会逐渐偏离原有的方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成长。因此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现象,家长一定要及时根据孩子性格特点进行引导,避免孩子在学习路上出现偏离。

所以每当孩子出现厌学情况,家长须先从自身教育和家庭环境的角度思考,而不是慌乱的着急,或者更加强制要求孩子学习。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够有效的从根源上去解决。

相关
下一篇
扬采诗经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