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泡菜的诗歌

1.泡菜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3100年历史,《诗经》的《小雅•信南山

(1)接种和纯化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长期保存菌种需用采用甘油管藏法,即将菌液与灭菌的甘油混匀,放在-20℃的冰箱中保存一年.(2)乳酸菌是厌氧菌,其无氧呼吸产物只有乳酸,不会产生气体,因此“胀袋”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他杂菌污染导致的.(3)泡菜坛内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繁殖形成的. (4)青霉素能够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向泡菜坛中加入青霉素会导致乳酸菌发酵失败.(5)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花反应,泡菜榨汁获取的溶液会出现玫瑰红色,可加入氢氧化铝乳液使泡菜汁透明.(6)因为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快,说明乳酸菌代谢旺盛,且在发酵11天后亚硝酸盐降到最低值.所以,比较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浓度为5%.故答案为:(1)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甘油(2)支持A,理由是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不产生气体(或乳酸菌呼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3)产膜酶母繁殖形成(4)青霉素能够抑制乳酸菌的生长(5)对氨基苯磺酸 氢氧化铝乳液(6)5%。

2.关于泡菜的诗句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

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

有时在论坛里浏览帖子也被称为泡菜。 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

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据汉许镇《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

《商书.说明》记载有“欲作和羹,尔惟盐梅”,这说明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能用盐来渍梅烹饪用。由此可见,我国的盐渍菜应早于《诗经》,应起源于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

泡菜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几乎家家会做,人人吃,甚至在筵席上也要上几碟泡菜。据北魏孙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制作泡菜的叙述,可见至少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就有制作泡菜的历史。

在清朝,川南、川北民间还将泡菜作为嫁奁之一,足见泡菜在人民生活中所占地位。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而精湛的烹饪技术遗产之一。

早在1400多年前人们就对风味独特的四川泡菜有所称颂,对泡制蔬菜的基本原理有所总结,同时也证明了泡菜的始于中国。 商朝被西周灭后,商朝贵族箕子(商纣王的亲戚)率领5000移民在朝鲜建立了第一个政权: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领土大概在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首都平壤。

前后存在了1000多年。 韩半岛那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所以商朝后裔顺利的占领了韩半岛。

战国后期,燕国攻打箕子朝鲜,占领了辽东半岛等大片领土。 秦始皇野蛮统治中国时期,很多中国人逃到朝鲜半岛南部谋生,建立殖民地。

汉朝初期,汉朝人卫满和很多汉朝人逃到朝鲜避难,后来赶走了箕子朝鲜的朝鲜王,卫满自立为朝鲜王,统治朝鲜半岛北部。这是朝鲜半岛上的第二个政权:卫满朝鲜。

大约100年后,汉武帝派兵灭了卫满朝鲜,建立了4个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乐浪郡,在现在的平壤附近。三国时期,魏公孙渊在乐浪南部建立的带方郡,在现在的汉城附近。

在西晋的时候中国北方领土沦陷,乐浪等郡也沦陷了。 箕子朝鲜的遗民在朝鲜半岛南部发展,最后建立了新罗。

朝鲜半岛西南是百济,朝鲜半岛北方和东北的东南是高勾丽。 唐朝与新罗联合消灭了百济和高勾丽。

百济先被唐朝占领,后归新罗。高勾丽被唐朝与新罗瓜分,双方以大同江(在平壤边上)为界,北属唐朝,南属新罗。

唐朝灭亡后,在新罗北部兴起的高丽统一了朝鲜半岛。 在蒙古的蹂躏下,高丽王室与蒙古通婚,渐渐的亲蒙。

这引起全国官吏和百姓的不满。明朝建立后,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在官吏和百姓的拥护下,推翻了高丽政权,建立了亲华的新政权。

新政权请明朝皇帝起名字,洪武皇帝朱元璋亲自起名为“朝鲜”,希望李成桂政权能象古代朝鲜那样宣扬先进的华夏文化,在朝鲜半岛建立文明之邦。这是朝鲜半岛上第三个以朝鲜命名的政权:李氏朝鲜。

明朝朝鲜的基本国策就是“事大”。意思是事事遵从旁边的大国(中国)。

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明朝出兵,抗日援朝,赶走了日本人,保护了朝鲜。朝鲜王室因此对明朝非常感激。

满清入侵朝鲜,要求朝鲜帮助满清攻打明朝。朝鲜国王说:我们跟朝廷(明朝)的关系,就是儿子和父亲的关系,哪有儿子帮助外人打父亲的道理! 满清占领全中国后,朝鲜在暗地里准备“反清复明”,但势力太弱,从来没实施过。

朝鲜一直使用明朝的“崇祯”年号。 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朝半岛一直是中国的附属或是殖民地,在此过程中,一些中国南方人的泡菜饮食习惯随着迁移而带到了朝鲜。

南方人喜食辣椒,为的是驱除湿气。而韩国地处北方,并不需要大量辣椒来驱除湿气,确同样在泡菜中加入大量的辣椒,其中缘由不言而喻

当然,我们祖先在将泡菜带到朝半岛的时候也进行了改进,为了更长时间的保存,泡菜也由最初的用水泡而为了适应北方的天气慢慢发展成为腌制,就是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韩国泡菜。据说很多南方人吃了韩国泡菜的第一反应是半成品,看来韩国人并没有把泡菜的真实要领给领会。

综上所述,韩国泡菜起源于中国云贵川一带。

3.关于“泡菜”的诗句有哪些

泡菜起源于韩国,我国诗词大典中没有类似诗句,但找到以下关于食物的诗句。

1. 《吃蛤》

苏轼

土人顿顿食薯芋,

荐以薰鼠烧蝙蝠。

初闻蜜唧尝呕吐,

稍近蛤蟆缘习俗。

2.《题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 惠州一绝》

苏轼 宋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4. 《老饕赋》

苏轼 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5. 《菜羹赋》

苏轼 宋

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

嗟余生之褊迫,如脱兔其何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乐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

4.关于“泡菜”的诗句有哪些

泡菜起源于韩国,我国诗词大典中没有类似诗句,但找到以下关于食物的诗句。

《吃蛤》苏轼 宋 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

2.《题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 惠州一绝》 苏轼 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4. 《老饕赋》 苏轼 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

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

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

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

忽累珠之妙唱,抽独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

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

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5. 《菜羹赋》 苏轼 宋 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

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

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嗟余生之褊迫,如脱兔其何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

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

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

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

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

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

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

嗟丘嫂其自隘,陋乐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

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 。

5.

(1)按清水与盐质量比为4:1的比例制好盐水后,需将盐水煮沸,其作用是除去盐水中的氧气和杀菌.(2)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首先要配制烟硝酸盐标准显色液,并与样品进行比较.泡菜制作的第3-5天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不宜食用,原因是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亚硝酸盐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3)若将稀释105倍的某细菌菌液,用直接计数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①采用直接计数法时,应该先盖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②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因此每升菌液中细菌数量=(40+154+156+152)÷4÷0.1*105*103=1.255*1011个.③由于直接计数法无论菌体死活均被计数,而稀释涂布平板法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上述两种计数法中,直接计数法统计获得的细菌数量数目偏多,而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获得的细菌数量偏少.故答案为:(1)除去盐水中的氧气和杀菌(2)烟硝酸盐 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亚硝酸盐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3)①盖玻片②1.255*1011③直接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无论菌体死活均被计数,而稀释涂布平板法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6.关于美食的诗歌

1,《猪肉颂》

北宋: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译文: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2,《食荔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3,《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4,《答柳柳州食虾蟆》

唐代:韩愈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译文:诗里描写了虾,蟆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借抒写自己不堪其扰的烦恼和食虾,蟆的感慨,寄托了迁谪南荒的忧惧愁烦。

5,《菜羹赋》

北宋:苏轼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

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

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

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

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

译文: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家境贫寒,生活艰苦,有时出现饮食不给的情况。但他心胸旷达,超然物外,用老庄“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力图摆脱政治失意造成的精神苦闷和物质匮乏带来的内心困扰。

相关
下一篇
歆然诗经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