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荑(tí):白茅之芽。 领:颈。 蝤蛴(qíu qí):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 瓠犀(hù xī):瓠瓜子儿,色白,排列整齐。螓(qín):似蝉而小,头宽广方正。螓首,形容前额丰满开阔。 蛾眉:蚕蛾触角,细长而曲。这里形容眉毛细长弯曲。 倩:嘴角间好看的样子。 盼:眼珠转动,一说眼儿黑白分明。 两手好像春荑柔软细嫩,皮肤就如凝脂白白润润,脖颈恰似蝤蛴细长优美,牙齿仿若瓠子整整齐齐。额角丰满双眉弯长,嫣然而笑动人心魄,秋波一转摄人魂。 2.关于爱情的古诗摇落一树东窗叶 暴雨梨花漫飞雪 隔窗纵有千秋结 谁与共枕寒江月 听风声鹤唳胭脂舞 看粉尘染霜梅花红 伊人翩翩试嫁衣 红袖拂泪暗香来 枕梅听雪,银妆素裹 梅菊三两枝 薄雾叹息处 梨雪洇红柳烟直 相思依旧 冰凌笑影苍山雪 落花飞绡又一春 枕月听春芳心洁 谢幕琼脂暖香阁 谩识梨花雪 落絮无声葬梅菊 潇潇素骨满腔血 3.论语中的问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 爱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说学:巧,美好。 倩,笑的样子。兮,语助词。 盼,黑白分明的样子。素,白色。 绚,文采。 绘,绘画。 后,作动词。起,启发。 予,我。商,子夏的名。 子夏所问之诗,头二句在《诗·卫风·硕人》,第三句逸失。《硕人》之诗是用来描写庄姜的善良和美丽的。 庄姜有着美好的笑貌,美丽的眼睛。古时绘画先布众色,然后再以白色分布各色中间,这样才能成画的文采。 子夏所问之诗,引绘画之事来比喻庄姜容貌美丽,再加上仪容端庄,才能成其文采。所以孔子解之为“绘事后素”。 子夏闻孔子之言,有所感于礼,又再问于孔子“礼后乎”。孔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肯定的说:商能启发我,可以与其共言《诗》了。 绘画之事,于五色之中,白色为质,众色因白色而成画的文采,所以说绘事后素;做人之道,于五德之中,礼以为质,众德因礼而成,所以说修身后礼。 庄姜虽然美丽,但也须行礼以成其端庄。 这一篇通过绘画的过程,形像的说明了礼在五德中的重要性。仁、义、智、信,皆离不开礼。 儒家“后礼”的思想,并不是说礼不重要,相反而是强调礼的重要性。只有行礼才可能为仁,才可能行义,才可能有智,才可能成信。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礼的重要性是不可以忽视的。我们正是通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道德法则、行为准则等这些礼的现代意义的过程,来展现我们的品质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来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引用到古人的诗来讨论,他们并不是作文学的研究。 本来中国人作诗填词,也不是无病呻吟的,诗包括了人的思想与感情,所以他们是讨论这首诗中的意义。 诗中的“兮”字,古音是否如现在兮音的读法,并不一定,因为音韵及语言,相隔数十年就会有变动的,这个字有如今日歌曲中的“啊!”一样,没有实质的意义。 再说“巧笑”,笑就是笑,为什么要来个“巧笑”呢?我们知道有所谓苦笑、大笑等许多笑态。 “巧笑”就好比广告上女孩子的那个笑,似笑非笑,不是笑吗?还真是笑,笑得很迷人的就是巧笑,巧笑已经很难描述了,还要“倩兮”,“倩”是什么呢?好像电影中女演员的表演,笑得那么俏皮,还带点诱惑性的,就是“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漂亮的眼睛已经够厉害了,还要盼兮,眼神中流露着“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味。 “素以为绚兮”,素就是一张白纸那样,“为绚兮”,是说在白底子上画了很漂亮的图案,如果用现在的文学手法来处理这三句话,可以写好几本很好的小说。 子夏问孔子,这三句话到底说些什么--“何谓也?”当然子夏并不是不懂,他的意思是这三句话形容得过分了,所以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告诉他“绘事后素”,他说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 这句话的意思,以现在人生哲学的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就艺术的观点来说,好比一幅画,整个画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以子夏的聪明,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得报告:“礼后乎?”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的精神吗?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说到这里,难怪孟夫子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的感怀,而后世当老师的,也应该学习孔子对学生鼓励的方式,他说:“起予者商也。 ”认为子夏不但讲得对,而且更启发了他自己。 当一个主管的,更要效法孔子这种精神,遇到部下有好的意见,就说“对!你完全对。”这样的主管,才是成功的领导者。 孔子继续称赞子夏“始可与言诗已矣”,真正懂得诗了。 诗教并不是教人作一个诗人,酸溜溜地“关门闭户掩柴扉”有什么意思?要懂诗,透过诗的感情以培育立身处世的胸襟,而真正了解诗背后的人生、宇宙的境界,这才是懂得诗的道理。 换句话说,人更要注意这个“素”字,素就是平淡。所以孔子在后面提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这也是后来中国文化里讲人生的道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 换句话说: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是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极点,真是绝顶聪明。这是哲学上一个基本的问题。 人没有谁算聪明,谁又算笨,笨与聪明只是时间上的差别。所谓聪明人,一秒钟反应就懂了,笨的人想了五十年也懂了,这五十年与一秒钟,只是那么一点差别而已,所以了不起就是平凡。 唯大英雄能本色--平淡。上台是这样,下台也是这样。 所以曾国藩用人,主张始终要带一点乡气--就是土气。什么是土气?我是来自民间乡下,乡下人是那个样子,就始终是乡下人等个样子,没有什么了不起。 所以彭玉麟、左宗棠这一班人,始终保持他们乡下人的本色,不管自己如何有权势,在政治功业上如何了不起。 4.蚯蚓的观察报告世界各地都有蚯蚓分布,种类达到3000种以上。 根据蚯蚓所栖息的生态环境,可以将它们分为陆生蚯蚓和水栖蚯蚓两大类。但是,入们一般所讲的蚯蚓多指的是陆生蚯蚓。 我们国家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关于蚯蚓的记载。后来,在《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著作中都有记述。 19世纪以后入们对蚯蚓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著名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于1881年10月,在72岁时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本著作《蚯蚓的习性和它对植物土壤的作用》。这是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他的又一个独创性的发现,并在全世界引起广泛重视。 目前,入们越来越认识到蚯蚓在农业、林业、牧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和对环境保护的特殊作用。据调查我国每公顷土地内大约有蚯蚓15万~180万条。 由于蚯蚓的掘地性和杂食性,每年每公顷土地内的蚯蚓排出的蚓粪就可以达到几十吨至几百吨。富含腐殖质的蚓粪是植物生长的极好肥料。 蚯蚓的活动还可以改良土壤,加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恢复和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此外,蚯蚓在处理垃圾中的有机废物,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和为入类提供蛋白质新来源等方面都日益受到入们的重视。 通过对蚯蚓的解剖和观察,让学生从感性上掌握环节动物的重要形态特征,如动物进化到了环节动物时身体出现了分节现象和发达的真体腔;由于有了发达的真体腔,环节动物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器官系统。同时,通过观察和解剖,认识动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并学会使用解剖无脊椎动物的工具和一般解剖方法。 一、实验准备 蚯蚓的体形大小相差很大,长度小于30mm的为小型,在30~100mm以之间的称中型蚯蚓,大于100mm的为大型蚯蚓。一般大型蚯蚓适宜用来解剖。 我国大型蚯蚓主要有链胃蚓科、正蚓科和巨蚯科的蚯蚓。其中分布最广泛、种类最多的是巨蚓科中的环毛蚓属的蚯蚓。 环毛蚓属蚯蚓的特征是刚毛环生;环带在第14~16节;雄性生殖孔位于第18节,雌性生殖孔位于第14节;砂囊一个,位于第7和8节之间至第10和11节之间,我国已经发现了133种环毛蚓属的蚯蚓。另外我国养殖最多的蚯蚓是赤子爱胜蚓,属于正蚓科,爱胜蚓属。 这种蚯蚓刚毛对生,每节只有4对刚毛,位于腹部两侧,每侧两对;环带马鞍形,在第25~33节,共占9节;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第15节两侧,雌性生殖孔位于第14节。这两类蚯蚓都可以作为解剖材料,但以大型环毛蚓为好。 温带地区蚯蚓在低温时进入休眠状态,到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回升蚯蚓开始活动。一般说来每年4~5月及8~12月是蚯蚓最活跃的时期。 北京地区4月底可以见到环毛蚓解除休眠,从6月底进入雨季后,直到11月初皆为蚯蚓的活动时期。即使在我国南方蚯蚓的活动也有季节性,例如,云南地区的蚯蚓在5~10月的雨季最为活跃,当土壤含水量降到7%以下时,蚯蚓也要休眠。 蚯蚓的活动温度一般为5~30℃,最适温度是20℃左右。 (一)采集和饲养 采集蚯蚓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温暖和雨后的晚上或者清晨,在蚯蚓排泄物附近挖取。 一般大雨后常常有较多的蚯蚓出现,采集到的蚯蚓可以放入容器内饲养。只要保持容器内的蚯蚓密度不要过分拥挤,并保持一走的湿度和投以树叶或菜叶,或者投以猪、牛、羊的粪都可以使采到的蚯蚓正常生存。 如果要进行蚯蚓的大量繁殖,可以参考有关书籍介绍的方法进行。 (二)购买 在没有条件采集和饲养蚯蚓的地区,可以采取向标本厂购买的方式准备解剖用的蚯蚓。 最好从南方邮购,并注明要买环毛蚓。邮购的蚯蚓一般是用塑料袋包装经过甲醛处理的,买回后应该将蚯蚓取出,放入质量分数为5%的甲醛液中保存。 (三)实验用标本的制备 可以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第一册(下)教师教学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即让生活状态的蚯蚓在制备前24h或更长的时间内停止进食,待排出粪便后喂质量分数为10%的琼脂(洋莱),再进行麻醉,也可以直接麻醉。麻醉时将蚯蚓洗干净,放入清水中,逐滴加入酒精或白酒,在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10%左右时,静置1~2 h待蚯蚓麻醉后,用水洗去蚯蚓体表的黏液,直接用于解剖。 如果没有酒精或白酒,也可以逐渐给放有蚯蚓的清水加温,使蚯蚓慢慢进入热麻痹状态,然后进行解剖。如果要长期保存标本,则应该用注射器将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5%的甲醛等量混合液向蚯蚓的体腔内注射,如果没有酒精,只用质量分数为5%的甲醛注射也可以。 然后将10条左右的蚯蚓平铺在一张比蚯蚓略长的纸上,不要使蚯蚓身体弯曲,把纸卷起来,外面用线轻轻地捆扎好,放入质量分数为5%的甲醛液中保存。在上述过程中,不管是购买的还是自备的蚯蚓都应该尽量使蚯蚓垂直存放,不要让蚯蚓身体弯曲,避免存放过程中将蚯蚓的身体压扁,影响将来学生解剖。 (四)解剖用具 双筒解剖镜、放大镜、镊子、解剖剪、解剖针、大头针、解剖蜡盘。 二、方法步骤 蚯蚓种类很多,形态结构不尽相同,此处以环毛蚓为例介绍蚯蚓的观察和解剖方法。 环毛蚓是环节动物门、巨蚓科、环毛蚓属蚯蚓的统称。环毛蚓一般个体较大,因体表刚毛环生得名。 环带位于第14~16节间,在第18节处有雄性生殖孔1对,第14节。 5.含“永”“琼”的诗句或词语永词语:永久、永远、永别、隽永、永诀、永逝、永嘉、永世、永续、永眠、永恒、永存、永生、永绝、永长、深永、悠永、夜永、永监、永巷、永迁、邈永、永佃、永代、永路、永贞、永慨、永安、永年、永夜、永蛰、永漏、永昌、永图、弥永、永日、永怀、永嘅、永葆、永宅 永的诗句?: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琼诗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精琼靡与秋菊兮。——《汉书·扬雄传》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不投琼曰塞。——成玄英《庄子注疏》 琼词语:琼脂、琼浆、琼剧、琼花、琼函、琼芝、琼林、琼阁、琼香、琼姬、琼杯、琼崖、琼思、碎琼、琼妃、琼姿、琼丝、琼琚、琼报、琼彩、明琼、琼珉、琼玉、智琼、琼璧、琼苑、琼珶、琼章、琼畟、琼书、琼舟、琼弁、琼柯、琼殿、琼巵、琼玖、琼篱、琼音、琼宫、琼毂 6.《人间自有真情在》六年级450字作文人间自有真情在 “施我以木瓜,报之以琼脂……”这句是出于千古不朽经典-----《诗经.木瓜》的名句。可我认为,人间处处有真情,许多关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这是我在经过一件事后得出的结论。 那时正值春天的暴雨期,整天都是乌云密布,时不时就来个大雨倾盆打你个措手不及。我刚从课外班下课正在回家途中。在一个工地附近却是与这清冷的暴雨极不相同的景象——一排倒了的单车、一堆板房碎片、一群忙碌的人们、满地的各式雨伞。我很奇怪,这样的天气让人们巴不得早些回家,他们,又在干什么呢?我怀着满腹疑问上前寻找答案,一问才得知,今天风大,把一排单车吹倒了,撞倒了看车老人居住的板房,老人在板房下呻吟着。我又看了看那些忙碌的人群,他们当中有IT白领;有花甲老人;还有和我相同的小学生也在献着一己之力,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一边指挥大伙救人一边用力地翻动板房碎片,他手被板房锋利的尖划破了,但他全然不顾,在这风雨中,只能听到雨水拍击地面的声音和男子指挥的声音,马路上的杂闹也被这无私的爱隔于世外。他们虽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但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都在埋头苦干,全然不顾被雨水打湿的衣襟,全然不知早已满面的雨水,那一刹那间,我被打动了,一群未曾谋面不曾相识的人在这时聚在一起为了一个老人的生命,在这最需要爱心的时候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把人间真情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又怎能退却呢?我扔下雨伞,冒着大雨也投入到了这队伍中…… 当天空中的最后一滴雨落下,老人被成功救出,天上显出一道彩虹,这是对这些平凡英雄的赞歌,对人间真情的鼓舞。。是啊,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即使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世界也会为你而感动,人间自有真情在! 7.恩施土家族十大名吃,都是哪十大名吃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 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 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吃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喝油茶汤便成了土家人的习惯。 土家油茶汤制作方法,是先用食用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食用。 油茶汤的制作关键是茶叶质量和炸茶叶的火候,佐料和“泡货”的选用可随客人口味。 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 至今在全州,特别是在咸丰、来凤等地盛行。1992年,“来凤县土家族油茶汤茶艺团”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茶文化节,博得“来凤名茶传千里,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赞誉。 韩国代表团称赞土家族油茶汤“是中国茶文化一绝。”后来有关部门将土家族油茶汤提炼、整理成“四道茶”(即白鹤茶、泡儿茶、油茶汤、鸡蛋茶)、油茶道表演等形式,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程式茶道。 在2005年中国茶叶协会主办的中国富硒茶文化节上,幽雅卓绝的“四道茶”茶道茶艺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得油茶汤这一土家茶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钟声等) ●张关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 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时在家里都能吃上合渣,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应,深受顾客的青睐。 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稍辛苦些,因此人们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推合渣”比起制作豆腐要简单得多,不用过滤,不用压榨,一般也不用点卤,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 合渣的营养搭配也很科学,黄豆中的蛋白质与萝卜菜中的维生素、无机盐配在一起,达到了合理膳食的效果。 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 有的吃得较稀,不加任何调料,常称为淡合渣,突出“喝”,时而还加洋芋一起煮食;有吃酸合渣的,是将合渣放置变酸,再食,既解渴又消暑;有的还制作成合渣火锅,张关合渣就是制作合渣火锅的典型。 张关合渣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 张关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以合渣火锅为典型特征,尤以镇上一位黄姓老太婆制作的最有名、最为地道。张关合渣口味纯正,营养丰富,人们戏称“全价食料”。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本地人还是中外游客都特别喜欢吃,受到极高评价。(王克金、钟声) ●土家腊肉(系列)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腊肉的制作方法是: (1)将猪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块,便于入味和加工储藏; (2)把盐炒黄,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锅; (3)把肉用温盐抹匀,放入盆中,将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层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齐,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沥干水分挂到熏房中; (4)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进行烟熏烘烤,月余后待肉变棕红时即可。 熏好的肉应该放在通风处,可保存两至三年不变质,名曰“腊肉”,也称“土家腊肉”、“恩施熏肉”。 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 食用时,取肉在火上将肉皮烧焦黄,放在温水中将皮泡软,刮洗干净备用。 腊肉的烹调方法比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猪蹄一般用来炖,制作火锅;其它部位一般用来与鲊广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 (邓德文、蒋代伦) ●柏杨豆干 柏杨豆干因产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柏杨村而得名。 明清以来,在利川柏杨集镇一带就大量生产豆干,其中尤以沈记好吃婆豆干作坊生产的豆干最为有名,并被当地官员列为朝廷贡品,深受朝廷皇族们的喜爱,康熙皇帝还给沈记好吃婆豆干作坊亲笔御赐“深山奇食”金匾,从此沈记好吃婆豆干就改称为深山奇食好吃婆豆干,并以皇恩御赐为荣,使豆干制作传统工艺沿袭几百年传承至今,成为人们喜爱的地方风味小吃。 柏杨豆干主要。 8.【初一上册历史、生物、地理、考点、】复习资料:历史单项选择(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 下列对甲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B 刻在龟甲兽骨 C 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 D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什么朝代(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人面网纹盆 D西周的铜盘 5.战国时,各国进行改革,最彻底的是( ) A管仲改革 B吴起改革 C李悝变法 D商鞅变法 6.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 7.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是( ) A孔子 B孙武 C庞涓 D孙膑 8.战国七雄中,位置最东的是( ) A齐 B楚 C秦 D燕 9.记载孔子言行的书籍是( )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11.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重要战役(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闻鸡起舞”的故事说得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勾践 B祖冲之 C祖逖 D项羽 13.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末年 D.魏晋南北朝 14.三省六部制始创于( ) A秦 B汉 C隋 D唐 1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隋律》 B《贞观政要》 C《唐法典》 D《唐律疏议》 16.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突厥 B靺鞨 C六诏 D回纥 17.秦长城的起点是( ) A东到大海 ,西到辽东 B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8.六次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A阿倍仲麻侣 B鉴真 C晁衡 D玄奘 19. 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20.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 ) A僧一行 B郭守敬 C鲁班 D李春 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10、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地理: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联合国的工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3.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