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 鼹鼠我怎么没发现鼹鼠……只有硕鼠还有相鼠 硕鼠(原文) 、、硕鼠(翻译篇,共有4韵) 硕鼠硕鼠, 、、大鼠大鼠, 无食我黍!(1)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2)喂你三年, 莫我肯顾。 、、不肯顾吾。(吾:我) 逝将去女, 、、誓将离去, 适彼乐土。 、、到那乐土。 乐土乐土, 、、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3)我得住处。 硕鼠硕鼠, 、、大鼠大鼠, 无食我麦! 、、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 、、喂你三年, 莫我肯德。 、、不肯优待。(我) 逝将去女, 、、誓将离去, 适彼乐国。 、、到那乐国。 乐国乐国, 、、乐国乐国, 爰得我直。(4)我得住所。 硕鼠硕鼠, 、、大鼠大鼠, 无食我苗! 、、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 、、喂你三年, 莫我肯劳。 、、不肯慰劳。(我) 逝将去女, 、、誓将离去, 适彼乐郊。 、、到那乐郊。 乐效乐效, 、、乐效乐效, 谁之永号?(5)谁还嚎啕?(大哭) [注释] (1)硕(朔Shuò):大。黍(鼠Shǔ):草本植物,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 (2)贯:待奉。女:同"汝",你。 (3)爰(援Yu?n):于是。所:住所。爰得我所:于是我得到安居的住所。 (4)直:同“值”。爰得我直:于是我得到值(得我去的地方)。 (5)号:大声哭,永号:长时间大声哭。 硕鼠(译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拼死拼活谁感激。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邑。新乐邑呀新乐邑,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有谁去过徒长叹!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本篇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复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第一章“无仪”,指外表;第二章“无止(耻)”,指内心;第三章“无礼”,指行为。三章诗重章互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经》重章的一种类型。本诗尽情怒斥,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所谓“痛呵之词,几于裂眦”(牛运震《诗志》);每章四句皆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意在笔先,一波三折”(陈震《读诗识小录》,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与风趣。 2.关关雎鸠全文《关雎》是《诗经》全书的第一篇。 全文如下: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雎(jū):篇名,《诗经》每篇都用第一句里的几个字(一般是两个字)作为篇名。 窈窕:纯洁美丽;淑;善良。 好逑(qiú):理想的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荇菜:一种水上植物,可以吃。 流:顺水势采摘。 寤(wù):睡醒;寐:睡着。 思服:思念、牵挂。 芼(mào):选择,采摘。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 3.帮忙赏析一下诗经里面七月篇如题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贝鸟},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 ,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豣,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土堇}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艹奥},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栒邑县、邠县一带)的奴隶所做的诗歌。 可能是因诗长,年代久远,有某些错简的地方,但基本次序还是清楚的。 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 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类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或十二月歌。但由于它所叙述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奴隶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所以应把它看作是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 第一章总括全诗,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七月火星向下降行,八月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做,以备御冬。 十一月天气寒冷了,北风刮在物体上,发出觱发的声响。十二月寒风“栗烈”,是一年最冷的时刻。 而我们这些奴隶没有御寒的衣服,真不知如何过冬。 好不容易熬到寒冬过去了,正月里我们开始修理农具。 二月里举足下田,开始耕种。壮夫们在田里干着重活,女人和小孩们则承担着送饭的任务。 看着我们这样卖力的劳动,那些奴隶主派来的农官感到很高兴。 第二章,写妇女们的采桑劳动。 春天来了,开始暖和了,黄莺儿欢快地歌唱着。 妇女们挎着深筐子,沿着桑间的小路,去采摘饲蚕用的嫩桑叶。 春天昼长,妇女们辛勤地工作了很久,硕果累累,采了很多的桑叶。可是,妇女们突然悲伤起来了,因为她们看见贵族公子正朝这边走来,害怕被掳去而遭凌辱。 末句反映了当时贵族蛮横的真实情况。 第三章,写妇女们的蚕桑纺织之事,并指出这是为贵族阶级做衣裳用的。 蚕月即三月,三月开始修剪桑枝,拿起斧子,砍去那些远扬的枝条,然后攀枝再采摘些柔嫩的桑叶。七月伯劳鸟咕咕地叫着,仿佛在告诉人们后半年开始了,于是,八月里妇女们就动手纺织了。 纺织品染着不同的颜色,有黑红色的,有黄色的,而最鲜亮的是朱红色的。可惜这些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贵族公子作衣裳用的。 第四章,写农事既毕,奴隶们还是为统治者猎取野兽。四月里远志结子了,五月里蝉儿鸣唱着。 八月里作物开始收成,十月树木纷纷落叶。十一月开始出外射猎,以取狐貉皮来给公子做冬衣。 十二月声势更浩大,集合起众人继续田猎。射得的猎物,小兽归奴隶们所有,大兽得献给统治者。 第五章,写一年将尽,奴隶们为自己收拾屋子准备过冬。五月里蝗虫动股起飞,六月里纺织娘鼓翅发声。 蟋蟀由野入檐,由檐入户,由户入床下,鸣声愈来愈近,而天也愈来愈冷了。这时把屋里所有的空隙都堵好,然后用烟熏老鼠,把它赶出屋里;再把朝北的窗子堵上,把门缝用泥涂上,以防寒冷的北风。 感叹我们和老婆孩子,往往农忙时就露宿在场上,到了冬日,天寒事毕,才正式回到房屋里来。 第六章,写奴隶们除农业外,还得从事各种副业劳动,以供统治者享用。 同时,七月里还得采摘瓜类,八月里收取葫芦,九月里拾取芝麻,把这些都交给统治者。 农奴们不够吃,只得用柴火煮些苦菜来养活自己。 第七章,写奴隶们农事完毕,还要为统治者修盖房屋。九月里修好打粮场,十月里纳粮入仓库。 不论是先熟的作物,还是后熟的作物,是谷类,还是麻类,都得聚集起来送进贵族的仓库。收完庄稼之后,就去为贵族们修理住宅。 白天去割茅草,晚上用此来搓绳子。等到替贵族们把住宅修好了,奴隶们又快到了春播的时候了。 第八章,写一年辛苦之后,还要大办酒宴,为统治者庆贺祝寿。十二月去凿冰,正月里藏入冰窖,以供来年夏天统治者消暑之用。 等到农事已毕,打谷场已清扫干净,就大杀羔羊,大办酒宴,还得举着酒杯,登上公堂,高呼统治者万寿无疆。 《七月》这首长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 男女奴隶们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结果都被贵族们剥夺得一干二净。读着这悲歌式的诗篇,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被压迫的老年奴隶,面对面地向人们叙说着自己的生活境况,倾诉着血泪斑斑的历史。 他对于自家和。 4.《诗经·小雅·四月》赏析特别是“嘉卉”何解这首诗的题旨过去颇多争议,一直没有定论,今考察全诗,似是遭祸被逐之作。 其人自称君子,诗中愤愤不平地诉说自己曾为国事操尽了心,并以“南国之纪”的江汉,比喻自己曾是国家的重要角色。可是如今却被放逐江南,有家不能归,受着无穷的灾难。 因此他恨自己不是鸟不是鱼,不然就可以上天入渊,逃之夭夭了。在这无可奈何中,他只得以诗来寄托自己的悲哀。 全诗八章。前三章叙述自己自初夏被逐,历经秋冬,孤苦无告;第四章以比喻说明自己无过受害;第五章叹息自己前途可悲;第六章为自己忠而见逐不平;第七章恨自己无计逃祸;第八章自叙作诗的目的。 关于‘嘉卉’,《诗经》里常把坚硬的栗树和抗寒的梅花说成是良木好花。(《诗经•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5.诗经“出自《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溥:(pǔ普)通“普”。 《礼记·中庸》:“溥溥如天。”《汉书·王莽传下》:“惟民困乏,虽溥开诸仓以赈赡之,犹恐未足。 ”《玉篇·水部》:“溥,遍也,普也。”这里用为普遍之意。 率:《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惟敌是求。”《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 《史记·孔子世家》:“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盐铁论·疾贪》:“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将率不亲,士卒不使。” 这里用为领导、统帅之意。滨:通“濒”。 动词。《国语·齐语》:“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列子·说符》:“有人滨河而居,习于水。”《史记》:“而邹、鲁滨洙、泗。” 《后汉书·袁安传》:“至乎章和之初,降者十余万人,议者欲置之滨塞。 ”这里用为靠近、临近之意。 意思天下所有的土地,没有一处不归王;统率土地来靠近,没有谁不是王的臣民。大夫做事虽不均,我独去从事那贤人。 原文注释和翻译陟1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2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3盬4,忧我父母。溥5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6土之滨7,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8彭彭9,王事傍傍10。嘉我未老,鲜11我方12将13。 旅14力方刚15,经营四方。 或燕燕16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17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18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19掌。 或湛20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注释】1。 陟:(zhi至)《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 《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诗·小雅·车舝》:“陟彼高冈,析其柞薪。” 《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大雅·皇矣》:“陟我高冈,无矢我陵。” 《诗·周颂·闵予小子》:“陟降庭止。 ”《尔雅》:“陟,升也。” 《虞书》:“汝陟帝位。”《说文》:“陟,登也。” 这里用为登高之意。2。 偕:《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诗·魏风·陟岵》:“夙夜必偕。” 《诗·小雅·鱼丽》:“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诗·小雅·宾之初筵》:“酒既和旨,饮酒孔偕。” 《左传·庄公七年》:“与雨偕也。”《孟子·公孙丑上》:“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 《说文》:“偕,俱也。”这里用为共同在一起之意。 3。靡:《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诗·邶风·泉水》:“靡日不思。”《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诗·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诗·大雅·皇矣》:“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战国策·秦策》:“靡不有初。” 《尔雅》:“靡,无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靡不毕现。” 这里用为没有之意。4。 盬:(gu古)通“苦”。《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 ”《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我心伤悲。”《诗·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诗·小雅·杕杜》:“王事靡盬,继嗣我日。”这里用为止息之意。 5。溥:(pǔ普)通“普”。 《礼记·中庸》:“溥溥如天。”《汉书·王莽传下》:“惟民困乏,虽溥开诸仓以赈赡之,犹恐未足。 ”《玉篇·水部》:“溥,遍也,普也。”这里用为普遍之意。 6。率:《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惟敌是求。” 《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史记·孔子世家》:“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盐铁论·疾贪》:“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将率不亲,士卒不使。”这里用为领导、统帅之意。 7。滨:通“濒”。 动词。《国语·齐语》:“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列子·说符》:“有人滨河而居,习于水。”《史记》:“而邹、鲁滨洙、泗。 ”《后汉书·袁安传》:“至乎章和之初,降者十余万人,议者欲置之滨塞。”这里用为靠近、临近之意。 8。牡:《诗·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 《诗·卫风·硕人》:“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诗·秦风·驷驖》:“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诗·小雅·伐木》:“既有肥牡,以速诸舅。”《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迤迟。” 《诗·鲁颂·駉》:“駉駉牡马。”《老子·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论语·尧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仪礼·丧服传》:“牡麻者,枲麻也。 ”《大戴礼记·易本命》:“丘陵为牡。”《汉书·五行志》:“阳奇为牡。” 《说文》:“牡,畜父也。”这里用为雄性的鸟兽,在生殖过程中起授精作用从而生育下一代的生物之意。 9。彭:盛大貌。 《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诗·齐风·载驱》:“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诗·小雅·出车》:“出车彭彭,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