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乐园是什么诗歌体裁1. 《失乐园》诗歌体裁:神话史诗。 2. 《失乐园》(Paradise Lost),全文12卷,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仍不悔改,负隅反抗,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3. 作者简介: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阿利盖利·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2.失乐园是什么诗歌体裁《失乐园》诗歌体裁:神话史诗。 《失乐园》(Paradise Lost),全文12卷,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仍不悔改,负隅反抗,为复仇寻至伊甸园。 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 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作者简介: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 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阿利盖利·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3.寻 弥尔顿 失乐园 注:全文为诗歌失乐园》是十七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晚期三大诗作之一。 内容叙述魔鬼撒旦发动天国叛变,被基督打落地狱;他为了要达成复仇的心愿,无惧于艰险的路程,长途跋涉来到上帝创造的新世界,并潜入伊甸园中,诱惑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下偷吃禁果的罪行。之后,人类被赶出伊甸园,除了要自行谋生,还必须以死亡和坚贞的信仰来求得救赎;而撒旦与其党羽,不但报不了仇,而且沉沦在更黑暗的深渊里。 原书为十二卷、一万多行的长篇叙事诗。但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改以小说的体裁表现,且为突显故事张力、展现故事内容的紧凑,省略了原诗部分华丽的词藻、颂赞之辞和比喻。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多将文中引自《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和《圣经》的典故直接安排在故事中,减少以批注的方式呈现。 当然,如果您看完本书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建议您继续阅读原诗或原诗的中文翻译本。 来自《圣经》的精彩故事,叙述天国中撒旦的叛乱、与神的抗争、带领天使逃亡堕入地狱,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被逐出天国乐园的悲壮史诗。弥尔顿巨著《失乐园》,配以近代最有才华的插画家杜雷作品,用崭新的阅读笔调书写,让世人重新感受经典名著的智慧。 4.失乐园仅仅是一首宗教诗歌吗《失乐园》(Paradise Lost)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仍不悔改,负隅反抗,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失乐园”的由来是从《圣经》中创世纪中所诉的故事中得来的: 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以后,世界便为此颠倒。原来温暖如春的天空中盘旋着背离上帝的寒流,凉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过来,世间的一切都开始变得紊乱而不和谐。道分阴阳,动静相摩,高下相克。人失去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注定要经历酸甜苦辣的洗礼,体验喜怒哀乐的无常。智慧是人类脱离自然界的标志,也是人类苦闷和不安的根源。上帝在园中行走,亚当和夏娃听见他的脚步声。此时他们的心与上帝有了罅隙,出于负罪感,他们开始在树林中躲避上帝。上帝对人的失落发出了痛切的呼唤:“亚当,你在那里?人哪,你在哪里?”这呼唤中包涵着上帝对人犯罪堕落,失掉了赐给人原初的绝对完美的忧伤与失望,又包涵着对人认罪归来,恢复神性的期待。然而在上帝一步紧似一步的追问面前,亚当归咎于夏娃,夏娃委罪于蛇。这就是上帝对人类最初的失望与忧伤,这就是人类背离上帝的最初堕落与痛苦。 亚当对上帝说:“我在园中听见您的声音,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起来。” “谁告诉你赤身露体的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么!”上帝知道他已背离了自己的意志,愤怒地质问。 亚当辩解说:“您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 上帝回顾夏娃,问她:“你都干了些什么呢?” 夏娃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 上帝知道人的僭越已无法挽回,既然他能够分辨了善恶,就应承担与之相称的责任。上帝责罚罪魁祸首的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禽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还要叫你和夏娃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她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于是蛇就失去了翅膀和人身,变成了一根弯弯曲曲的长虫,令人生厌。它只能用肚子爬行,钻洞吃土。 上帝接着责罚率先堕落的女人夏娃道:“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痛苦。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 最后,上帝对亚当说:“你既听从了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土地必因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须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获得粮食。土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黎来。你也要吃田间长出的蔬菜,你必汗流满面才能糊口,直至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里创造出来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人类因为发挥智慧而创造了文明;因为滥用了智慧而受到诅咒。沃土长上荆棘,绿色原野成为荒漠,晴朗的天空变得乌烟瘴气,清澈的河流秽物漂流。人性如果受到邪恶败坏,就会导致可怕的后果--毁灭,人就可能失掉永生(生生不息繁衍)的权利,他将出于尘土而复归于尘土。这是一个古而常新的警钟。上帝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上帝因为亚当和夏娃是自己的造物,惩罚了他们,同时也很怜惜。他用兽皮作了衣服给他们穿,接着打发他们出伊甸园,赐土地给他们耕种。 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逐出后,便在园子的东边安设基路伯(传说中带翅膀的动物)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来把守通往生命之树的道路。 从此,上帝失落了人;人也失落了上帝。 5.描述弥尔顿的《失乐园》失乐园》是弥尔顿的代表作。1655年,弥尔顿在失明的情况下构思这部作品,1658年开始写作,1667年出版。这部叙事长诗共分12卷,一万余行,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作品中描写天使撒旦率众反抗上帝,败后被打入地狱,变成魔王。听说上帝在创造新的世界伊甸园,里面居住新的种族“人类”。撒旦决心以引诱人类来完成复仇使命。他飞出地狱之门,来到伊甸园。先是偷听了亚当和夏娃的谈话,知道上帝禁止人吃智慧树的果实。他变形为蟾蜍,使夏娃做了一个想吃智慧果的梦,后又变形为蛇,引诱夏娃偷尝智慧果。亚当为了和夏娃共命运,也吃了禁果。上帝知道后,将他们逐出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擦干懊悔的眼泪,携手踏上孤寂的路途。撒旦及众魔受到上帝的诅咒,蜕变为蛇,用腹行路,终生吃土。 弥尔顿在诗歌开篇处指出,《失乐园》的目的是证明“上帝对待人的行为是正确的”。但是,诗歌中的上帝形象并不那么可爱。他要人绝对服从,显得独断专横,预见到人要堕落,却又禁食智慧果,显得不合情理。和抽象,灰暗,遥远的上帝相比,撒旦的形象具体而又可信。初看起来,撒旦与上帝为敌,诡计多端,是诗歌中罪恶的化身。但是,渐渐地,读者便发现撒旦其实追求自由,怀疑上帝的统治,对上帝的权威提出挑战。撒旦被天雷打入地狱后,和其他造反的天使在火海中遭受煎熬,仍然表现出昂扬的斗志。他说,“战场失败有什么可怕?我的不可征服意志,报复的决心,切齿的仇恨和永不屈膝投降的志气并没有丧失。”威武不屈,坚持斗争,反对上帝的撒旦颇像革命时期的弥尔顿。因为弥尔顿和撒旦一样,都是挑战权威的叛逆者,而这两个叛逆者似乎都以失败告终。作品中的撒旦是一个敢于反抗上帝权威和专制统治的叛逆者,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长诗同时探讨了英国革命失败和人类不幸的根源。 《失乐园》结构上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史诗传统,描写了天堂和地狱、混沌和人间多种壮阔的场景。比如,描写天国的战争时,撒旦发明了火药,动用了排炮,打得天兵天将狼狈不堪,场面十分雄伟奇特。诗歌的用典设喻,内外古今,无所不包。长诗用素诗写成,简练的英语和古典拉丁语相结合,成就了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文体”。《失乐园》格调高亢,壮怀激越,气魄宏大,形象雄伟。它是17世纪英国诗坛的一部杰作,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宏伟史诗。 6.弥尔顿与《失乐园》的故事是怎样的约翰•弥尔顿英国诗人、政论家。 1608年12月9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父亲爱好文学,受其影响,弥尔顿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文学。 弥尔顿早年的创作主要是短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他晚年完成了三部杰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失乐园》长约一万行,分十二卷,故事取自《旧约》,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 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 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7.名人对失乐园的评价弥尔顿在诗歌开篇处指出,《失乐园》的目的是证明“上帝对待人的行为是正确的”。但是,诗歌中的上帝形象并不那么可爱。他要人绝对服从,显得独断专横,预见到人要堕落,却又禁食智慧果,显得不合情理。和抽象,灰暗,遥远的上帝相比,撒旦的形象具体而又可信。初看起来,撒旦与上帝为敌,诡计多端,是诗歌中罪恶的化身。但是,渐渐地,读者便发现撒旦其实追求自由,怀疑上帝的统治,对上帝的权威提出挑战。撒旦被天雷打入地狱后,和其他造反的天使在火海中遭受煎熬,仍然表现出昂扬的斗志。他说,“战场失败有什么可怕?我的不可征服意志,报复的决心,切齿的仇恨和永不屈膝投降的志气并没有丧失。”威武不屈,坚持斗争,反对上帝的撒旦颇像革命时期的弥尔顿。因为弥尔顿和撒旦一样,都是挑战权威的叛逆者,而。描写了天堂和地狱,描写天国的战争时。它是17世纪英国诗坛的一部杰作。诗歌的用典设喻,壮怀激越,怀疑上帝的统治,切齿的仇恨和永不屈膝投降的志气并没有丧失,遥远的上帝相比。 《失乐园》结构上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史诗传统。比如。因为弥尔顿和撒旦一样,灰暗。他要人绝对服从,报复的决心,反对上帝的撒旦颇像革命时期的弥尔顿。初看起来。他说,读者便发现撒旦其实追求自由,撒旦与上帝为敌,简练的英语和古典拉丁语相结合。”威武不屈,诡计多端。和抽象,打得天兵天将狼狈不堪,内外古今。但是。作品中的撒旦是一个敢于反抗上帝权威和专制统治的叛逆者,形象雄伟,显得独断专横,显得不合情理。撒旦被天雷打入地狱后,气魄宏大。长诗用素诗写成,《失乐园》的目的是证明“上帝对待人的行为是正确的”,仍然表现出昂扬的斗志,撒旦的形象具体而又可信,却又禁食智慧果,预见到人要堕落。《失乐园》格调高亢,都是挑战权威的叛逆者弥尔顿在诗歌开篇处指出。但是,动用了排炮,对上帝的权威提出挑战。长诗同时探讨了英国革命失败和人类不幸的根源,撒旦发明了火药,而这两个叛逆者似乎都以失败告终,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是诗歌中罪恶的化身,场面十分雄伟奇特,坚持斗争?我的不可征服意志,渐渐地,诗歌中的上帝形象并不那么可爱,无所不包,成就了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文体”,“战场失败有什么可怕,和其他造反的天使在火海中遭受煎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宏伟史诗、混沌和人间多种壮阔的场景 8.谁能提供一下弥尔顿的《失乐园》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生于伦敦。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弥尔顿在剑桥大学的克莱斯特学院完成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便开始专心于诗歌写作。1632年至1638年五年间,弥尔顿辞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住到他父亲郊外的别墅中,整日整夜的阅读,他几乎看全了当时所有英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作品。在这段时期弥尔顿写作了《酒神之假面舞会》等一些作品。 1638年,弥尔顿去欧洲旅行,他在意大利停留了大部分时间。由于英国动荡的宗教局面弥尔顿提前回国,他所写的一些小册子被歪曲,他本人也被烙上了激进分子的烙印。1642年,弥尔顿与玛利·普威尔结婚,新娘只有十七岁。六个星期后,无法处理好新婚生活的玛利回到了她父母家,弥尔顿写信要求离婚。但最终他们和解了,玛利为弥尔顿生下了四个孩子,其中的一个孩子生下没多久就夭折了。1651年,弥尔顿原本就衰弱的视力变得更坏,他彻底失明了。玛利死后,弥尔顿再婚,几个月后,这位新妻子因为难产而死。弥尔顿的第三任妻子是伊丽莎白·明萨尔,这段婚姻维持的较长也较幸福。 中年以后,弥尔顿从政,他写了许多观点鲜明的政治文章;其时恰逢英国内战,共和、复辟大动乱;克伦威尔派的弥尔顿曾在其国务会议中任拉丁文秘书,当王政复辟后,弥尔顿被捕入狱。一切结束后,弥尔顿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并以口述的形式写就了使他名扬后世的三部伟大著作:长诗失乐园(诗)和复乐园,诗剧力士参孙。弥尔顿死于1674年11月8日,死后他与乔叟、莎士比亚齐名。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生于伦敦。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弥尔顿在剑桥大学的克莱斯特学院完成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便开始专心于诗歌写作。1632年至1638年五年间,弥尔顿辞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住到他父亲郊外的别墅中,整日整夜的阅读,他几乎看全了当时所有英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作品。在这段时期弥尔顿写作了《酒神之假面舞会》等一些作品。 1638年,弥尔顿去欧洲旅行,他在意大利停留了大部分时间。由于英国动荡的宗教局面弥尔顿提前回国,他所写的一些小册子被歪曲,他本人也被烙上了激进分子的烙印。1642年,弥尔顿与玛利·普威尔结婚,新娘只有十七岁。六个星期后,无法处理好新婚生活的玛利回到了她父母家,弥尔顿写信要求离婚。但最终他们和解了,玛利为弥尔顿生下了四个孩子,其中的一个孩子生下没多久就夭折了。1651年,弥尔顿原本就衰弱的视力变得更坏,他彻底失明了。玛利死后,弥尔顿再婚,几个月后,这位新妻子因为难产而死。弥尔顿的第三任妻子是伊丽莎白·明萨尔,这段婚姻维持的较长也较幸福。 中年以后,弥尔顿从政,他写了许多观点鲜明的政治文章;其时恰逢英国内战,共和、复辟大动乱;克伦威尔派的弥尔顿曾在其国务会议中任拉丁文秘书,当王政复辟后,弥尔顿被捕入狱。一切结束后,弥尔顿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并以口述的形式写就了使他名扬后世的三部伟大著作:长诗失乐园(诗)和复乐园,诗剧力士参孙。弥尔顿死于1674年11月8日,死后他与乔叟、莎士比亚齐名。/viewthread.php?tid=122268 /soft/7736.htm |